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pregnancy associated with virus hepatitis)是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及时的诊治与防护能极大地减少母婴发病率与死亡率。
别名: 妊娠合并肝炎   virus hepatitis complicating pregnancy  
英文名: pregnancy associated with virus hepatitis
发病部位: 肝脏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症状: 孕妇黄疸   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等  
多发人群: 孕妇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肝脾肿大等,也有患者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低热、头晕,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痛等。无黄疸型肝炎者症状轻易被忽视;黄疸型肝炎常先有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右肋痛,然后出现尿黄、巩膜及皮肤黄染,妊娠早、中期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肝区有触痛、“叩击痛。妊娠晚期因子宫底升高,肝触诊较困难。

病因

(1)妊娠对病而性肝炎的影响 肝脏负担加重:营养消耗多、肝糖原储备减少;代谢产物、有而物质的排泄及解而,雌激素的灭活;妊高征可损害肝脏;分娩的体力消耗、缺氧、酸中毒可加重肝损害。结果使肝炎不易恢复,易加重或发生急性肝坏死,孕产妇死亡率高。 
(2)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早孕时.加重妊娠反应。流产、唐氏综合征;妊娠中、晚期妊高征的发生率而于非孕期,早产、IUGR、死胎、死产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46%);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异常,产后大出血;孕产妇死因:重症肝炎、DK、产后大出血。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急性期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见异常淋巴细胞。急性重症肝炎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可显著增加,合并DIC时血小板急骤减少。 
②肝功能试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血清胆红素在17μmol/L以上,尿胆原及尿胆红素阳性。 
③血清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检查: 抗HA-IgM阳性,提示HA急性感染。 抗HAV-IgG阳性,提示HA感染后长期或终身存在。 HBsAg的阳性,提示目前感染HBV,见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 毒携带者。抗HBe阳阳性,提示HBV感染恢复期,传染性较低,病情趋 于稳定。 HBV的DNA阳性,提示H的复制,有传染性。 抗HCV阳性、血清或肝组织HCV RNA阳性,提示HCV感染。 抗HDV-IgM阳性、血清或肝组织HDV RNA阳性,提示HDV感染。 抗HEV-IgM阳性、HEV RNA阳性或粪便中免疫电镜找到HEV,提示HEV的感染。 己型肝炎标记:目前缺乏特异的诊断方法。 庚型肝炎标志:在排除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后PCR法检查测定HGV-RNA,阳性结果是HGV感染的可靠标志。 抗HBs阳性,提示过去曾感染过HBV为保护性抗体,表示机体获得了免疫力。 抗HBc的阳性,提示患者体内HBV刚正在复制、增殖,多处于HBV感染期。 HBeAg阳性,提示血液中存在大量的HBVI传染性较强,转为慢性肝炎者较多。 
(2)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CT对于急性脂肪肝、肝坏死、肝硬化、胆道疾病、肝内外占位性病变及肝脏大小有诊断价值。

诊断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比非孕期困难。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前驱症状和妊娠反应相似,易被忽视;妊娠晚期因子宫底升高,月干触诊困难;特别是妊娠期可有多种因素引起肝功能异常,故不能单凭一项指标即作出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作出判断。妊娠期孕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特别是妊娠合并黄疸型肝炎者,容易引起产后大出血,其病死率可高达70%,它的特点有:
(1)严重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极度食欲减退,频繁呕吐腹胀鼓肠。 
(2)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0mg/dL)或每日升高17μmol/L(lmg/L)
(3)肝脏进行性缩小,其原因为肝细胞大量丧失和自溶,肝脏萎缩,肝浊音界缩小,严重者可出现肝臭,腹水。 
(4)肝功能严重受损,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的15倍,部分患者发生DIC,出现全身出血倾向。 
(5)胆酶分离,白/球蛋白倒置。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表现,如烦躁不安、嗜睡、神志不清、昏迷、扑翼样震颤等。 
(6)肝肾综合征,出现尿少、氮质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清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检查阳性。 鉴别诊断:妊娠剧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药物性肝炎。

治疗

一般采取综合疗法,治疗原则以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及辅助用物。 
(1)一般处理: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卧床休息能使出入肝脏的血比站立时至少增加40%,有利肝脏恢复。同时卧床休息不仅减少体力和热能消耗,而且减少活动后的糖原过多分解、蛋白质分解以及乳酸形成所造成的肝脏负担加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保证水分的供应,以利于排尿和减轻黄疸。禁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2)保肝治疗:每天静脉给予高渗葡萄糖液,加胰高糖素及胰岛素以促进糖原增加及肝细胞增生。对促进肝细胞再生有一定作用。每天给予大量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E,二磷酸果糖(FDP)为高能量细胞促进剂,每日5~l0g的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因含钾离子,在尿少、肝肾综合征、高钾血症时慎用。进来有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以促进肝细胞DNA合成,加速肝组织修复。 
(3)产科处理: 
①妊娠期 妊娠早期经积极治疗病情稳定后可行人工流产。对妊娠中、晚期患者,多不主张终止妊娠,因为创伤和出血均可增加肝脏负担,应进行积极的保守治疗,待足月后引产或等待自然分娩。 
②分娩期与产褥期 
a.分娩方式:病情较轻,宫颈条件好,无剖宫产指征,估计产程进展顺利者,可经阴道试产;病情较重,宫颈条件差,胎儿较大,估计产程长;阴道分娩困难,可剖宫产结束分娩。 
b.预防出血:产前应用止血药物,凡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应在临产前予以纠正,可输新鲜全血或血浆,给予纤维蛋白原;胎儿前肩娩出后,应立即注射宫缩剂以减少产后出血;注意防止产伤和胎盘残留,手术前或产前4小时应停用肝素。预防感染: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产时严格消毒,无菌操作。 
c.分娩处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应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可行阴道助产(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结束分娩,剖宫产手术创面应严密止血。 d.对于不宜哺乳者,回奶时忌用对肝有损害的雌激素,可用生麦芽煎服或用芒硝外敷乳房退奶。

预后

(1)HA:一般3个月内康复,少数发展为急重肝或亚重肝. 
(2)HE:妊娠合并戊肝重肝发生率高,易致死胎、流产、早产,孕妇病死率高(>30%) 
(3)HB、非复制状态HBsAg携带对妊娠影响较小,垂直感染子代机率<30%;高复制状态HBV携带( HBeAg、HBV DNA + )孕妇子代感染率高达90%,慢性肝炎者中晚孕期重型肝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者。 
(4)重型肝炎:孕妇病死率80%以上。

预防

(1)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孕期监护,加强营养摄取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维生素食物。常规检测肝功能及肝炎病毒血清学抗原抗体,并定期复查。 
(2)甲型肝炎的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粪一口传播:有甲型肝炎密切接孕妇,接触后7日内肌注丙种球蛋白2-3mL。 
(3)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乙型肝炎密切接触史的孕妇,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并筛查HBsAg、抗一HBs抗体和抗一HBc抗体,3项均阴性的孕妇可肌注乙型肝炎疫苗。HBsAg和HBeAg阳性孕妇分娩时,应严格施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产伤及新生儿损伤、羊水吸入等,以减少垂直传播。文献报道HBsAg和HBeAg阳性孕妇分别在孕28周、孕32周和孕36周肌注HBIG 200U,可有效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 
(4)丙型肝炎的预防尚无特异的免疫方法,减少医源性感染是预防丙型肝炎的重要环节,保护易感人群可用丙种球蛋白对人群进行被动免疫,对抗HCV抗体阳性母亲的婴儿,在1岁前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对婴儿起保护作用。 
(5)丁型肝炎的预防无特异的HDV疫苗,但丁型肝炎可通过预防HBV的感染而得到预防。 
(6)戊型肝炎的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不洁生水,防止粪一口传播;普通免疫球蛋白预防戊型肝炎无效,疫苗研究刚刚起步。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戊型病毒性肝炎?
    医生头像
    姜伟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 - 妇科专家门诊A
    (1)避免接触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果周围有类似的患者,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2)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水源的管理,做好...食物卫生、餐具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3)可以接种戊肝疫苗,进行预防。对有接触过戊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注射人丙球蛋白进行预防。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刘玉玲, 耿正惠.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2):68-68..

杨慧霞.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预后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2):68-68..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姜伟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 妇科专家门诊A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孕妇黄疸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738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2月28日 19:4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