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性C1缺陷:几乎所有的C1缺陷患者患有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常见者为系统性红斑狗苍或盘状狼疮或肾小球肾炎,少数遗传性C1缺陷患者可伴有严重细菌感染,
如肺炎、脑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等疾病,但也有患者无临床表现。
2)遗传性C2缺陷:遗传性C2缺陷是白人中最常见的遗传性补体缺陷。约40%的杂合C2补体缺陷患者同时患有SLE,对SLE的研究发现,SLE患者,中HLA-DR2和DR3的出现率增高。
目前已知C2缺陷患者,常反复发生由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萘瑟菌和流感杆菌所致的肺炎、脑膜炎或菌血症。HLA-A和HLA-B基因与抗原识别及其免疫反应有关,而HAL-D基因与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反应有关。在1%的减数分裂中发生了HLA-A与HAL-B及HLA-B与HLA-DR的基因交叉。有人认为,C2缺陷患者易患感染性疾病与此有关,但也有音也有部分C2缺陷患者无临床表现。
3)遗传性C3缺陷:遗传性C3缺陷有3种类型:
(1)一种是患者的C3基因为无效基因或C3基因功能低下造成C3功能缺失。
(2)一种是C3缺陷伴有遗传性3b灭活C3BINA物缺陷,不能使C3裂解成C3C和C3d而被灭活。持续存在的C3b与B因子相互作用使旁路激活系统的正反馈调节失控,使C3进一步消耗,称为过度分解即1型,c3b灭活物失活;
另有一些患者血清中含有可裂解或能激活C3的循环因子引起C3缺陷(过度分解Ⅱ型)
(3)另外一些患者还可伴有肾小球肾炎或血管炎,但也有少数患者可无症状。
4)遗传性C4缺陷:C4有2种基因,即叫C4A和C4B。在一个患者中,C4A和C4B2个基因座位同时出现,无效基因(c4AQO- c4BQ0 )的情况很少,临床上常见的为其中一个单倍型为无效基因,大多表现为C4缺陷.
C4A阻止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效能比C4B强,因而C4A无效基因患者更易患免疫复合性疾病.
近来观察到10—15%的SLE患者C4基因中的一种基因缺陷,其中有80—90%的患者为部分叫缺陷,杂合C4缺陷在普通人群中为20-40%。而在SLE患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Ⅱ型糖尿病、慢性肝炎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患者中则占50-80%
5) 备解素缺陷是X连锁隐性遗传。现发现的备解素缺陷类型有3型:
①血清中检测不到备解素蛋白;
②血清中有活性的备解素水平仅为政治家的10%;
③备解素血清水平正常但无功能。备解素缺陷患者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易并发脑膜炎球菌感染.
6) H因子缺陷较少见,是一种不完全缺陷。H因子缺陷患:者血清H因子水平仅为正常水平的5%,它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与i因子缺乏相似,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感染。H因子缺陷可导致严重的获得性C3缺陷,部分H因子缺陷患者可患有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一些患者可伴发育小球肾炎,也有少数H因子缺陷患者无临床表现。
7)补体的受体蛋白缺陷:位于细胞表面的补体蛋白可作为初体活化产物的受体,介导吞噬、趋化和白细胞消化。在此系统中,CR1受体与免疫复合物除有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