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充血性脾大综合征

充血性脾大综合征又称慢性充血性脾肿大,门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的疾病,并发疾病较多,预后严重。
别名: 脾性贫血   脾-肝综合征   纤维化充血性脾肿大综合征   慢性充血性脾肿大   肝脾纤维化   血栓静脉炎性脾大综合征  
英文名: chronic congestive splenomegaly
发病部位: 脾  
就诊科室: 儿科  
症状: 消化不良,乏力,脸色苍白  
多发人群: 年长儿  
治疗手段: 脾切除手术、分流术
并发疾病: 腹水   黄疸 NOS   下肢水肿   呕血   便血   重度营养不良[饥饿性水肿]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脾大和脾功能亢进; 
2)呕血和黑便,首次出血死亡率25%;在1-2年内,约50%病人再次出血; 
3)腹水 
4)其他肝硬化体征,腹壁静脉曲张等。

病因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脾大+外周血细胞减少。脾窦长期充血,脾内纤维组织增生、脾髓细胞增生、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和脾脏破坏血细胞功能亢进 
2)交通支扩张:主要为胃底食管下端交通支曲张,使粘膜变薄,容易因腹内压增高而破裂出血。其它如出现脐旁及腹壁上下浅静脉怒张、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张引起继发性痔. 
3)腹水:四因素: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受阻+水钠潴留+静脉内水分外渗。肝功受损代偿不全。

检查

1)实验室:血常规化验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肝功能检查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酶谱增高和胆红素增高,以肝炎后肝硬化明显. 
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判断肝脾形状、大小,腹水和门静脉情况;食管钡餐透视观察静脉曲张情况;腹腔动脉(静脉相)或肝静脉造影确定门静脉受阻部位和侧支回流情况。 
3)CT:可观察全肝状态,增强扫描可反映侧支循环形成、脾及门静脉改。但不适于婴幼儿、孕妇及常规体检 
4)MRI:MRI血管造影(MRA)可了解肝内外门静脉变化 
5)核素扫描:可观察肝影、脾影和骨髓影,可作肝血流分析。

诊断

1)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2)与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液病引起的脾肿大相鉴别

治疗

1)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A. 紧急处理:卧床、快速输液、输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B. 应用止血药物:奥曲肽(善宁或善得定)能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静脉压力。效果满意
C. 硬化剂注射:多用鱼肝油酸钠直接注入曲张静脉: 
D. 三腔管压迫止血:可靠,但是痛苦 
E. 介入治疗:经颈静脉途径在肝静脉和门静脉的主,要分支间置入支架,建立门体分流。即体内门体分流术。 
(2)手术疗法 
2)腹水的外科治疗 
(1)肝移植; 
(2)TPS;: 
(3)腹腔静脉转流术:带单项活瓣的硅胶管一断置于腹腔,另一端经胸部其下隧道置于颈内静脉并到达上腔静脉。利用胸腹腔内的压力差使腹水随呼吸有节律地流入上腔静脉。 
3)脾大和脾亢进的外科治疗:手术切除脾脏,或加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预后

肝硬化的患者,预后不好。 一般预后较差,预后多呈慢性进行,有少数最终会导致死亡

预防

1) 早发现早治疗 
2) 多吃一些水果,禁忌一些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健康问答

  • 充血性脾大综合征应该怎样进行治疗?
    医生头像
    董安 主治医师 汉滨区妇幼保健院 - 儿科
    1.脾切除手术:慢性充血性脾肿大出现较重的脾功能亢进现象时,应考虑脾切除手术手术后的预后依照梗阻的部位及手术方法而不同。2.分流术:...为了减轻门静脉高压症,尤其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并有食管静脉曲张者应予以外科手术治疗。 3.保守疗法:(1)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无实际治疗价值,可采取保守疗法。(2)食管静脉曲张:关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对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不宜行急症手术,采取保守疗法使用止血药物。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于洪远 刘胜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对心脏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31(16).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董安

汉滨区妇幼保健院 儿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14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3月01日 10:2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