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原则: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整复错位。
2.取穴与部位颈椎:风池、风府、肩井、肩贞、天宗等。胸椎:华佗夹脊穴及背部膀胱经第1、2条线。腰椎:肾俞、命门、环跳、居髎、八髎、委中、秩边等。
3.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拿法、滚法、揉法、斜扳法等。
4.操作方法:
1)颈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取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将旋转活动受限侧主动旋至最大角度。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用左手拇指指腹顶推高起之棘突,其余四指扶持于颈部。右手掌心扶持下颌并握住(或前臂掌侧紧贴下颌体,手掌环绕过下颌抱住后榨部)。此时,医者抱患者头部之后向上牵提并向受限侧旋转头颅,与此同时,左手拇指向颈前轻轻顶推棘突高隆处,在指下有棘突轻度移位感时,多可听到“咔嗒”声响,表示复位成功。之后嘱患者头部处于吕立位,医者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风池、风府、肩进、肩贞、天宗、每穴1分钟,再用滚法施术于颈椎两旁及肩部5分钟左右,以解除痉挛。
2)胸柱小关节紊乱: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身后,先用指(或掌)按揉偏歪棘突的周围及胸背部肌肉,待紧张的肌肉放松后,令患者两手交叉扣住,置于项部。然后两手从患者腋部伸入其上臂之前、前臂之后,并握住其前臂下段,同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部脊柱,同时膝部前顶。若听到“咔嗒”声响,则复位成功。
3)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取端坐位,腰部自然放松,医者立于其后外侧,一手拇指按压在棘突的偏向侧旁以定位,另一手穿过腋下夹住对侧的肩部,做腰前屈、旋转侧屈、逐渐伸直的复合动作,这时可以听到一弹响声,同时按在棘突旁的指下有腰椎松动的移位感。然后用拇指在偏歪后纠正的棘突两旁自上而下地做理筋手法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