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肾结核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更应注 意泌尿生殖系统的检查,男性患者,肾结核常伴有 生殖系结核,生殖系结核的发现对诊断肾结核有 帮助。前列腺缩小、变硬、表面高低不平、附睾硬 结、输精管增粗等提示有生殖系结核。男性生殖 系结核有时早于肾结核或同时发生。男性生殖系 结核患者,必须作尿的检查,如果尿有异常,应进 一步作泌尿系全面检查。
2.尿检查对肾结核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尿一般 呈酸性反应,如果尿存放过久,则由于尿素分解, 尿可转为碱性。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尿 沉渣涂片作Ziehl-Neelsen抗酸染色,约50% ~ 70%的患者可查到结核杆菌,如用结核菌培养,则 结核菌的检出率可达90%。
3.尿结核杆菌检查是诊断肾结核的关键,对治 疗有重要意义,直接涂片染色,方法比较简单,但 可与其他耐酸杆菌混淆发生错误,故收集尿液标 本时应将外阴及尿道口洗净避免污染。因肾结核 的结核杆菌常间断性排出,故尿结核菌的检查应 连续3次,最好5次,晨间第一次尿的检查阳性率 与24小时尿检查结核杆菌结果相似,检查前1 周,应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及其他抗菌药如四环 素、卡那霉素及磺胺等以提高尿检的阳性率,如果 结核菌检查与临床及放射线检查结果不相符时, 应重复检查或作结核菌培养。
4.结核菌培养是诊断肾结核的重要方法,尿标本取得后,应尽早 地放入培养基进行培养,因尿内可能含有某种抑 制结核菌生长的物质,结核菌与尿接触的时间愈 长,则结核菌生长的机会减少,结核菌培养的阳性 率虽然较高,但培养时间一般需要6周,难以满足 临床的需要,影响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5.免疫学诊断是根据抗原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 原理,以检测血清及尿中的抗原、抗体、抗原抗体 复合物以达到诊断的目的。
6.X线检查包括胸片、泌尿系平片、静脉尿路造 影、肾穿刺造影、逆行泌尿系造影及CT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程度与范围, 对诊断肾结核具有决定性意义。胸片可了解肺部 有无结核病灶。
⑴泌尿系平片可见肾脏轮廓、大小、腰大肌影及 肾脏输尿管钙化影,全肾广泛的钙化可诊断为肾结核;
⑵静脉尿路造影不仅可发现肾结核 的形态病理改变,也可作为双侧肾脏的分肾功能 检查,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的肾脏,只能说明肾脏 功能损害严重,并未见到客观的结核破坏,应密切 联系患者的临床表现,全面分析,如果尿中找到结 核杆菌,对诊断肾结核有一定的帮助。
⑶经皮肾穿刺造影为一重要的诊断 方法,特别对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的肾脏或为了 解梗阻以上的病变情况更为适用,现在肾穿刺造 影有逐步取代逆行泌尿系造影的趋向。通过肾穿 刺造影,可吸取尿液进行检查,测定结核空洞内抗 结核药物的浓度,也可向肾内注入抗结核药物。 肾穿刺造影方法简单,对患者刺激小,所获得的肾 盂输尿管影像清晰,在一些情况严重、病情复杂的 病人常常是很好的检查方法。有条件者可行尿路 MRI水成像效果甚佳。
7.膀胱镜检查、逆行泌尿系造影。在肾结核的早期, 膀胱镜检可见到浅黄色的粟粒样结核结节,多散在位于输尿管口附近及三角区,较重的病例则可 见到黏膜水肿、充血、溃疡。溃疡处的肉芽组织可 误诊为肿瘤,应取活组织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膀胱镜检时,可经输尿管口插入输尿管导管至肾 盂,收集肾盂尿进行尿常规、细菌培养及结核菌检 查,并可测定PSP排出时间以了解左右肾功能情 况。注入造影剂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可获得清 晰的肾盂、输尿管影像。但由于静脉尿路造影的 改进,膀胱镜检逆行泌尿系造影已有所减少,现多 用于了解输尿管下段梗阻及梗阻以上的扩张,通 过输尿管口置入带橄榄头的导管,进行肾盂全长 输尿管造影,对输尿管病变及梗阻情况了解得更 为确切。
逆行泌尿系造影时,如压力过大,可引起造影剂返流,造成肾盏模糊影响疾病的诊断,甚至可引起结核扩散。膀胱容量过小或有严重膀胱病变者,应避免膀胱镜检查。
8.CT不能诊断早期肾结核,但对晚期病 变的观察则优于静脉尿路造影。晚期破坏严重无 功能的肾脏,静脉尿路造影只能表现不显影,从中 得不到任何结核病变的直接形态影像,而CT则 能清楚地显示扩大的肾盏、肾盂、空洞、钙化,亦可 见到纤维化管壁增厚的肾盂及输尿管,增厚的肾 盂及输尿管是肾结核的病理特点之一,这种病理 改变,现有的其他检查方法都不能表达出来。CT 还可观察到肾实质的厚度,反映结核破坏的程度, 为选择采用肾脏切除还是施行整形手术、保留肾 脏提供客观的依据。CT亦可观察到肾周围的病 变。一般肾结核无需行CT检查即可获得正确的 诊断,但对一些诊断困难的病例,仍可考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