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赖氨匹林肠溶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或中风发生。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动脉硬化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适应症:
动脉硬化

疗效:

赖氨匹林肠溶胶囊可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对治疗和改善动脉硬化,心肌梗死有一...定疗效。详情

安全性:

本品较为安全,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少数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表现。详情

使用便捷性:

本品为肠溶胶囊,应整粒吞服。

药品说明

禁忌

1)活动期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2)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3)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不良反应

1)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1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2)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3)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药物血浓度达200~300μg/m1后出现。

4)过敏反应: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5)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赖氨匹林。 

性状

本品为肠溶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本品对湿热均不稳定。 

主治功能

本品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或中风发生。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0.1~0.2g(1~3粒),一次或分次服用,或遵医嘱,本品应整粒吞服。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某一种水杨酸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过敏,但是对本品过敏者不一定对非乙酰化的水杨酸类药过敏。

2)对诊断的干扰:

(1)可干扰尿酮体试验.

(2)血清尿酸测定:当血药浓度超过130μg/ml时,用比色法测定尿酸,可得假性高值,但用尿酸酶法则不受影响.

(3)尿5-羟吲哚醋酸(5-HIAA)及17-酮类固醇测定,用荧光法测定时会受本品干扰.

(4)尿香草基杏仁酸(VMA)测定,取决于所用方法,结果可高可低不稳定.

(5)出血时间测定,由于本品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剂量小到40mg也会影响血小板功能,但是临床上尚未见小剂量(250μg/ml时可有异常改变,剂量减小时可恢复正常.

(6)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大量应用,尤其是血药浓度>300μg/ml时凝血酶原时间可延.

(7)血钾测定,本品作用于肾小管,使钾排泄增多,导致血钾降低.

(8)血清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状腺素(T2)测定,当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及应用大剂量本品时可得较低结果.

(9)由于本品与酚磺酞在肾小管竞争性排泄,而使酚磺酞排泄减少(即PSP排泄试验)。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而疗效并不加强。

2)抗酸药(长期大量应用)或尿碱化药:碱性尿可增加本品排泄,使血药浓度降低。当血药浓度已达稳定状态停用碱性药物可使血药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应予注意。

3)与口服抗凝药同用时,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险。

4)碳酸酐酶抑制药可使尿碱化,甚至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不仅能导致水杨酸盐排泄增加,血药浓度降低,而且透入脑组织中的量也增加,出现毒性反应。

5)糖皮质激素可增加水杨酸盐的排泄,同用时,为了维持本品的血药浓度,必要时应增加本品的剂量。此外,还有发生消化道溃疡的危险。

6)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药效,可因与本品同用而加强。

7)与甲氨蝶呤(MTX)同用时,可减少甲氨蝶呤与蛋白的结合,减少其从肾脏的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毒性反应。 

药物过量症状

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人用药

尚不明确。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宫雪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21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0月31日 15:0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