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利福平片

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麻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通用名制剂名称: 利福平片
药品种类: 西药(化药)
药品分类: 利福霉素类抗生素
是否处方:
是否医保:
是否基药:
治疗疾病: 结核病  
用药途径: 口服

专家解读

专家评药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适应症:
结核病

疗效:

利福平片鼠疫抗结核病的一线用药,对结核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安全性:

少数患者会出现发热,头晕,皮疹,肝肾功能损害。

使用便捷性:

本品为处方药,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药品说明

禁忌

1)对本品或利福霉素类抗菌药过敏者禁用。 
2)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

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最为多见,口服本品后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7%~4.0%,但均能耐受。
2)肝毒性为本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在疗程最初数周内,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肝肿大和黄疸,大多为无症状的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在疗程中可自行恢复,老年人﹑酗酒者﹑营养不良﹑原有肝病或其他因素造成肝功能异常者较易发生。
3)变态反应大剂量间歇疗法后偶可出现"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呼吸困难﹑头昏﹑嗜睡及肌肉疼痛等,发生频率与剂量大小及间歇时间有明显关系。
4)偶可发生急性溶血或肾功能衰竭,目前认为其产生机制属过敏反应。
5)其他患者服用本品后,大小便﹑唾液﹑痰液﹑泪液等可呈橘红色。
6)偶见白细胞减少﹑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头痛﹑眩晕﹑视力障碍等。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是利福平。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橙红色或暗红色。

主治功能

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2)本品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麻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3)本品与万古霉素(静脉)可联合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利福平与红霉素联合方案可用于军团菌属严重感染
4)用于无症状的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以消除鼻咽部位的脑膜炎奈瑟菌,但不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治疗。

用法用量

1)抗结核治疗:成人,口服,一日0.45g~0.60g,空腹顿服,每日不超过1.2g。1个月以上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空腹顿服,每日量不超过0.6g。
2)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成人5mg/kg,每12小时1次,连续2日。1个月以上小儿每日10mg/kg,每12小时1次,连服4次。老年患者,口服,按每日10mg/kg,空腹顿服。

注意事项

1).酒精中毒、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2).对诊断的干扰:可引起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干扰血清叶酸浓度测定和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定结果。可使磺溴酞钠试验滞留出现假阳性。可干扰利用分光光度计或颜色改变而进行的各项尿液分析试验的结果。可使血液尿素氮、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及血清尿酸浓度测定结果增高。
3).利福平可致肝功能不全,在原有肝病患者或本品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同服时有伴发黄疸死亡病例的报道,因此原有肝病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情况下方可慎用,治疗开始前、治疗中严密观察肝功能变化,肝损害一旦出现,立即停药。
4).高胆红素血症系肝细胞性和胆汁潴留的混合型,轻症患者用药中自行消退,重者需停药观察,血胆红素升高也可能是利福平与胆红素竞争排泄的结果,治疗初期2~3个月应严密监测肝功能变化。
5).单用利福平治疗结核病或其他细菌性感染时病原菌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本品必须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可能需持续6个月~2年,甚至数年。
6).利福平可能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并导致齿龈出血和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此时应避免拔牙等手术、并注意口腔卫生、刷牙及剔牙均需慎重,直至血象恢复正常。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
7).利福平应于餐前l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清晨空腹一次服用吸收最好,因进食影响本品吸收。
8).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常需减少剂量,每日剂量≤8mg/kg。
9).肾功能减退者不需减量。在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或无尿患者中利福平的血药浓度无显著改变。
10).服药后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显橘红色。

药物相互作用

1).饮酒可致利福平性肝毒性发生率增加,并增加利福平的代谢,需调整利福平剂量,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肝毒性出现。
2).对氨基水杨酸盐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导致其血药浓度减低;如必须联合应用时,两者服用间隔至少6小时。
3).本品与异烟肼合用肝毒性发生危险增加,尤其是原有肝功能损害者和异烟肼快乙酰化患者。
4).利福平与乙硫异烟胺合用可加重其不良反应。
5).氯苯酚嗪可减少利福平的吸收,达峰时间延迟且半衰期延长。
6).利福平与咪康唑或酮康唑合用,可使后两者血药浓度减低,故本品不宜与咪唑类合用。
7).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抗凝药,氨茶碱,茶碱,氯霉素,氯贝丁酯,环胞素,维拉帕米(异搏定),妥卡尼,普罗帕酮,甲氧苄啶,香豆素或茚满二酮衍生物,口服降血糖药,促皮质素,氨苯砜,洋地黄苷类,丙吡胺,奎尼丁等与利福平合用时,由于后者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可使上述药物的药效减弱,因此除地高辛和氨苯砜外,在用利福平前和疗程中上述药物需调整剂量,本品与香豆素或茚满二酮类合用时应每日或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据以调整剂量。


药物过量症状

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人用药

尚不明确

词条标签

结核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宫雪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815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5日 15:4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