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棘头虫病

由棘头虫动物门原棘头虫纲的寄生虫所引起的一类蠕虫病。病原为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也见于犬、猫和人;大多形棘头虫和小多形棘头虫,主要寄生于鸭,鹅和多种野生水禽的小肠。
别名: 巨吻棘头虫病   猪巨吻棘头虫病   acanthocephaliasis  
英文名: macracanthorhynchiasis
发病部位: 小肠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症状: 阵发性腹痛,腹泻,消瘦,贫血以及呕吐,恶心,失眠等神经精神症状,少数可有肠穿孔或是肠梗阻  
多发人群: 学龄前儿童   青少年  
治疗手段: 对症治疗 驱虫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临床多为1条引起的,少数出现几条,症状轻重和寄生的虫数有关。 
(2)患者可出现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夜惊等,还伴发阵发性腹痛、腹泻、消瘦、贫血等。   
(3)虫体的吻突损伤肠黏膜,有一部分患者出现腹部包块、肠穿孔,肠梗阻,甚至引起腹膜炎,腹腔脓肿等。严重感染时,可被夺取大量的营养物质;临床症状可见食欲减退,贫血等。继发腹膜炎时,则可出现腹痛,腹部紧张,体温高达41℃以上,甚至死亡

病因

(一)发病原因:成虫呈乳白色或淡红色,体表有明显的横皱纹,尤其体前部为甚。圆柱形,前端粗大,后端渐细,尾端钝圆。整条虫体由吻突、颈部和躯干三部分组成。吻突呈球形,可伸缩,其周有5~6排尖锐透明的吻钩,每排6个,呈螺旋形排列。颈部短,圆柱形,与吻鞘相连。无口及消化道,营养物质自体表吸收。雌虫大小约为(20~65)cm×(0.4~1.0)cm,雄虫大小约为(5~10)cm×(0.3~0.5)cm。虫卵呈卵圆形,深褐色,大小约为(67~110)μm×(40~65)μm,卵壳厚,由三层组成,成熟虫卵内含一个幼虫——棘头蚴。成虫寄生猪小肠内,卵随粪排出,能在土壤中生存数月之久。卵被金龗子、天牛等甲虫吞食后,穿透肠壁入体腔形成囊胞,2~3月后发育为传染期幼虫(棘头体),被猪吞食后,经2~3月成熟产卵。该虫在人体内是不能发育成熟和产卵,因为人不是它适宜的宿主。
 (二)发病机制:人可通过吞食中间宿主或棘头体污染的饮水或食物而受染。

检查

(1)粪便检查(涂片法、沉淀法)发现虫卵 
(2)血常规注意嗜酸粒细胞计数 
(3)免疫学检查 皮内实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4)特殊结节与虫体检查手术中,发现受累肠段浆膜上有特殊结石及肠腔中查见虫体,可确诊

诊断

主要根据患者来自流行病区临床表现和有食甲虫类的历史,个别病人可因服用驱虫药而排出虫体,或因急腹症于手术时发现虫体,则可以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治疗

(1)对症治疗 腹痛者给予阿托品等解痉剂;营养不良、贫血者应加强营养、补充铁剂以及各种维生素。
(2)驱虫治疗 尚无特效驱虫药。可服阿苯达唑,成人400~600mg,顿服,儿童剂量减半。甲苯达唑与左旋咪唑也可应用。 
(3)手术治疗 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肠出血或肠腔脓肿等急腹症时,立即手术,并将病变肠段,连同结节,虫体一并切除;或者将虫体取出。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

(1)加强卫生宣传,不吃甲虫。 
(2)猪实行圈养,饲料避免含甲虫。如猪已感染可行驱虫治疗。猪的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猪粪便堆集发酵,杀灭虫卵。   (3)在疾病流行地区,不要食用蛴螬或金龟子,特别要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感染棘头虫病?
    医生头像
    张永祥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 感染科门诊
    棘头虫病多为散在性发生,人体感染多为食用了感染的猪和甲虫,猪感染较为常见。预防人体感染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勿食甲虫类虫子。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卫生教育和疾病知识讲解。如感染了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医学寄生虫学》周本江主编.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张永祥

江苏省人民医院 感染科门诊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535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1月04日 20:1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