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肱骨干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
1、手法复位,外固定。
1)麻醉:局部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2)体位:在骨科牵引床上仰卧位。
3)牵引:助手握住前臂,在屈肘90度位,沿肱骨干纵轴牵引,在同侧腋窝施力作反牵引。持续牵引,纠正重叠、成角畸形。若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上、胸大肌止点以下,在内收位牵引;若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应在外展牵引。
4)复位:在充分持续牵引、肌放松的情况下,术者用双手握住骨折端,按骨折移位的相反方向,矫正成角及侧方移位。
5)外固定:复位成功后,减小牵引力,维持复位,可选择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2、切开复位、内固定。
1)反复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估计愈合后影响功能。
2)骨折有分离移位,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4)陈旧骨折部愈合。
5)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
6)同一肢体有多发性骨折。
7)8--12小时以内的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3、手术方法。
1)麻醉:臂丛阻滞麻醉或高位硬膜外麻醉。
2)体位:仰卧,伤肢外展90度放在手术桌上。
3)切口与暴露: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间切口,沿肌间隙暴露骨折端。若为上1/3骨折,切开向上经三角肌、肱二头肌间隙延;若下1/3骨折,切口向0下经肱二头肌、肱绕间隙延长。注意勿损伤桡神经。
4)复位与固定:在直视下尽可能达到解剖对位。用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用加压髓内针固定。
3、功能锻炼。
无论是手法复位固定,还时切开复位固定,术后均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