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是患者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即正中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向肘乃至肩部放射的病例亦不少见,病程长者大鱼际可发生萎缩。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特征性的物理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行神经电生理检查。
1.夜间痛
可能是由于夜间休息时腱鞘滑模内小血管处于充血状态,静脉回流趋缓,产生局部肿胀,腕管内压力继发性增高,引发疼痛,所以很多患者通过摇动腕关节来缓解疼痛。有时疼痛可牵涉到前臂,但感觉异常仅出现在腕下正中神经支配区。
2.诱导试验
Phalen实验,原理是屈腕时腕横韧带与屈肌腱之间的压力会增高,诱发正中神经分布区感觉异常。具体方法为:让患者将肘部置于检查台上,前臂与地面保持垂直,任由重力作用自由垂腕,如果在60s内出现手部感觉异常是为阳性。实际上进行性腕管综合征患者通常在20s即可出现症状。
3.Tinel征
是另一种诱导试验,1915年Tinel发现叩击损伤神经的近端会诱发其支配区的麻刺样感觉,并认为这是神经轴突再生的体征。轻柔的叩击腕横韧带如果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的麻刺感则为Tinel征阳性。具有诊断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该检查时叩击力度必须适当,过度用力或急剧叩击会出现假阳性反应。实际上,在临床使用当中,以上两项诱导试验结果的判断均非绝对。因此还有人不断探索其他检查方法,如使用电生理方法的神经分布密度使用以及对单根神经纤维或神经感受器进行检测的所谓极限实验等,但都难以广泛应用。
骨科 创伤骨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