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腿动脉损伤

小腿动脉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锐气切割,枪弹等都能够导致腿部的血管损伤。一般患者的临床多表现的具有多样性,根据受累血管的数量、部位以及伴发伤痛的不同,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的症状。
别名: 无  
英文名: lower leg arterial injury
发病部位: 小腿动脉  
就诊科室: 骨科  
症状: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多发人群: 青少年  
治疗手段: 动脉重建术、骨折复位、自体静脉移植和人造血管移植等治疗方法。
并发疾病: 膝关节血肿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患者足部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现象。胫前动脉受阻,足背动脉一般会消失,另外的两根动脉干受累,也可能出现由于肢体的反射而导致的胫前动脉的痉挛,引起足背动脉的减弱或消失。
 2.除了锐气直接作用于血管造成损伤外,其他的因素一般都较为暴力,引起的骨折及软组织的损伤也较为明显,加上小腿的肌间隔较多,容易出现引流不畅而导致病情的加重。
 3.患者除了暴力因素作用于小腿动脉外,动脉损伤后的痉挛也会加剧肌间隔内的高压状态,因此小腿肌间隔症侯群的发生的可能性也较大,两者可能互为因果关系,形成恶性的循环。
 4.小腿的局部血肿以及鲜血溢出,是动脉损伤的特有的症状与体征。

病因

切割、锐器、枪弹导致的腿部血管损伤。

检查

如果患者不能通过临床症状加上外伤史确诊,可以对患者进行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或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患者的病情。

诊断

一般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患者的外伤史即可做出诊断,如果不能做出诊断,可以结合患者的超声检查、CT检查以及血管造影的结果即可做出明确的诊断。如果患者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骨折及软组织的损伤,小腿的局部血肿以及鲜血溢出等症状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再结合患者的CT以及血管造影,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

治疗

单纯的小腿动脉损伤在治疗上较容易,伴有骨关节损伤及肌间隔症侯群这类的动脉损伤,治疗较为复杂,因此治疗时多注意以下几点: 
 1.动脉损伤后尽早进行手术。患者出现动脉损伤且确诊后,要抢在出现并发症的之前做小腿动脉重建术治疗。
 2.动脉损伤难以确诊的患者,进行探查术。对于不能确诊动脉损上的患者,要进行动脉穿刺,推注血管造影等手段探查患者的患病情况,帮助确诊。
 3.对于复合型的损伤,要全面考虑,必要时要进行截肢手术。当患者的小腿损伤过于严重,或无法恢复时,要考虑截肢手术,一个好的义肢比一条伤痕累累的残肢更能让患者接受。 
 4.及时防治小腿肌间隔症侯群。在处理患者的血管时,要兼顾对患者的骨关节以及软组织进行处理,争取在不出现不可逆的坏死前治愈,防范于未然。

预后

本病的预后情况差异性很大,预后的良好与否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小腿动脉及其他组织的损伤情况,小腿动脉受阻的动脉数量越多,肢体坏死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争取伤后尽早治疗重建动脉供血的功能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预防

视小腿动脉通畅及小腿其他组织的损伤情况其预后差别甚大,胫腓动脉干或有2支动脉受阻者,小腿以远肢体坏死率可达15%~20%以上;3根小腿动脉均受阻时可高达50%。因此,对小腿动脉损伤应像腘动脉受累一样重视,力争在伤后6h以内重建动脉血供功能。超过6~8h,软组织将残留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

健康问答

  • 小腿动脉损伤有哪些危害?
    医生头像
    徐瑞生 主任医师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南院 - 骨科
    你好!小腿动脉包括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切割、锐器均可致腿部血管损伤为小腿动脉损伤的常见症状,胫前动脉受阻,足背动脉多消失;而...另外两根动脉干受累,由于肢体的反射作用亦可引起胫前动脉的痉挛,而出现足背动脉搏动的减弱或消失。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李树秋 姚艳丽《实用骨科杂志》2010年第1期.

裘庆梅 金恩浩《延边大学学报》2013年.

陈光利 钱洪刚 梁煕虹 王征宇 宋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第17期.

词条标签

膝关节血肿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徐瑞生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南院 骨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918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2月22日 03:1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