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流行性角结膜炎

流行性结膜角膜炎(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
英文名: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发病部位: 角膜  
就诊科室: 角膜病科  
多发人群: 女性   男性  
治疗手段: 药物康复疗法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潜伏期5~7天,双眼先后发病,患者自觉有异物感,灼热感、畏光、疼痛、流泪等。分泌物呈水样,初起眼睑水肿,睑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2.3天后睑结膜和穹窿部结膜有大量滤泡形成。结膜炎于7~10天后开始消退,但约有半数病人此时上述症状突然加重,角膜染色可见上皮有点状损害,角膜中央较多,继而出现上皮下和浅基质层浸润,数个或数十个不等,呈圆形,边界不清,直径约0.5mm~1.0mm,有的聚集成簇,此为病毒抗原导致的免疫反应,可影响视力,3周后浸润退行,形成暂时性点状薄翳,薄翳大多在半年。1年内消退,视力恢复正常。
3.小儿可伴发热,咽痛等症。睑结膜常有假膜,中老年人眼睑肿胀明显。

病因

1.流行性角结膜炎是最为严重的眼部腺病毒感染,最常见是由D族8型和19型腺病毒引发,较少见的是37型。然而,多种血清型均能产生类似的临床表现。
2.流行性角结膜炎可通过密切接触以及污染的表面和眼用仪器等传播。
3.中医学认为本病因猝感时气邪毒,内兼肝肺火旺,内外合邪,风火上攻于目所致。

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分泌物涂片染色见单核细胞增多。
腺病毒实验室检查通常并非必不可少,然而,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建 证实验室证据,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病毒抗体的 血清效价、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酶免疫测定法以及对动物和人培养细 胞直接接种。很少需要这些技术,故在临床应用很少。如果期望确立诊室 诊断性依据,RPS Abeno Detector是一 种可获取的商用产品,用于检测出现 于外眼环境的腺病毒抗体。这一检测 快捷、便利,耗时约10分钟,且是非侵入性的。

诊断

1.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2.异物感、刺痒感、畏光、流泪、少量水样分泌物为早期症状。 
3.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穹窿部及睑结膜有大量滤泡形成,并发浅点状角膜炎。
4.耳前淋巴结肿大。 
5.分泌物涂片染色见单核细胞增多。
6.通过接触传染。 

治疗

无特效药物。以局部治疗为主,常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4%吗啉双胍眼药水,每小时1次,最好与抗生素眼药水,如0.1%利福平、0.25%氯霉素眼药水交替滴眼,预防混合感染,角膜浅层有浸润斑点者,可短期内使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病情严重者可配合全身用抗病毒治疗。

预后

该病经积极治疗,多预后良好。

预防

1.本病为接触性传染,且传染性强,易流行,对病人接触过的用具应严格消毒和隔离。 
2.保持局部清洁,患眼严禁遮盖。

健康问答

  • 流行性角结膜炎体征?
    医生头像
    赵彦鹏 主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不孕症科
    潜伏期5~7天,双眼先后发病,初起眼睑水肿,睑球结膜充血,球结膜水肿,睑结 膜及穹窿部出现大量滤泡。分泌物为水样,量少。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发病一周左 右炎症逐渐消退。约半数病人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及加重,并开始出现浅层点状角膜炎,位 于角膜中央部,早期为上皮型,继之发生上皮下和浅基质性点状浸润,数个或数十个不 等,呈圆形,边界模糊,直径为1mm大小,可聚集成簇,视力可略受影响,2~3周后炎 症消失。角膜混浊斑点于数日逐渐吸收,也有持续数年者,视力多能恢复正常。另外,睑 结膜常有假膜,小儿可伴有发热、咽痛。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赵彦鹏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不孕症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620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5月02日 16:37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