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急性中毒

小儿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毒物或超过中毒量的药物后,机体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急性中毒病情复杂、变化急骤;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的障碍或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别名: pediatric acute toxicity   小儿急性毒性   pediatric acute intoxication   pediatric acute poisoning   小儿急性毒力中毒   急性中毒  
英文名:
发病部位: 全身  
就诊科室: 小儿急诊科  
多发人群: 小儿  
治疗手段: 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中毒原因不同,中毒途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健康儿童突然起病,症状和体征难以用一种疾病解释。集体或先后有数人发病,临床表现相似。首发症状常为呕吐、腹痛、惊厥、昏迷,一般早期多不发热。
2、不同中毒物种类所致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 
①药物中毒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共济失调等症状,婴幼儿可以惊厥为主要表现。 
②镇静剂中毒多为嗜睡、头痛头晕、共济失调、昏迷等。
③农药中毒以腹痛、呕吐、烦躁谵语、幻觉及昏迷等为主要症状。 
④食物中毒以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
⑤一氧化碳中毒可出现头晕、耳鸣、口唇樱红,严重者则可出现呼吸困难、惊厥甚至昏迷等。

病因

婴幼儿时期常为误服药物中毒,而学龄前期主要为有毒物质中毒。小儿接触的食物,环境中的有毒动、植物,化学药品,医疗药物,生活中使用的消毒防腐剂、杀虫剂和去污剂等,都可能发生中毒或意外事故。 中毒途径包括:经消化道吸收,皮肤接触中毒,呼吸道吸入,注入,经创伤口、创伤面吸收等。

检查

一、体格检查,尤其是精神状态和生命体征的评估,应反复进行以决定进一步处理。 在初步的评估和病情稳定之后,应进行体格检查以明确特定的中毒症状,缩小中毒药物的范围,评估儿童虐待的可能性。以下方面有助于诊断: 
(1)体温改变 
(2)血压和心率改变 
(3)呼吸紊乱 
(4)瞳孔表现 
(5)皮肤表现 
(6)神经肌肉异常 
(7)精神状态改变 
(8)特殊气味
二、辅助检查   实验室评估以发现毒物所致的代谢异常,具有诊断和治疗意义。实验室检查应包括以下几项:快速血糖测定、酸碱状态、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血清渗透压(疑为酒精中毒或阴离子间隙酸中毒时)、谷丙和谷草转氨酶(疑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时)、对乙酰氨基酚血清浓度定量(自杀企图或怀疑)、水杨酸盐血清浓度定量(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尿定性试验、心电图。应留取血标本(10 mL,肝素化的)、尿(100 mL,前段弃去)、呕吐物、胃内容物(第一次洗胃时吸出的),用于毒物分析。这些样本应贴上标签,储存于实验室提供的特定容器中
(1)血气 动脉或静脉血气分析可快速评估酸碱状态、氧合(动脉血气)以及通气,在有症状或快速恶化的病人,在等待其他化验结果时,动脉血气可直接指导稳定和支持治疗。 
(2)电解质 血清电解质的测定可提供肾功能、酸碱状态的信息,电解质结果可用于计算阴离子间隙以鉴别代谢性酸中毒的类型。 
(3)血清渗透压 血清渗透压对计算渗透压间隙是最基本的参数,由于未测定的渗透性物质导致渗透压间隙升高,其中最主要的是酒精中毒。计算渗透压间隙需要测定血浆渗透压、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 
(4)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可评估横纹肌溶解症,快速治疗该病可防止发生肾功能衰竭。尿液分析也有助于诊断乙烯乙二醇中毒。 
(5)心电图 心电图变化提示特定毒物导致 QRS 间隙增宽或室性心律失常,需要特殊干预。 
(6)毒物筛查 儿童意外中毒、无症状者一般不需做毒物筛查。当中毒诊断不明确、不明原因的昏迷、怀疑儿童虐待等需要做毒物筛查。
(7)放射学评估 胸部 X 光平片用于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的吸入中毒患者,胸片也可发现伴随的损伤,确定气管内插管和鼻胃管的位置。另外,一些不透射线的毒物包括体内隐藏的非法毒品,可通过平片发现。 CT 很少用于中毒的诊断,头部 CT 可用于诊断中毒合并的头颅损伤,例如颅内出血或缺氧引发的脑水肿。

诊断

小儿急性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毒物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目前临床上尚无法做到利用实验室毒物分析来快速明确诊断所有的毒物。
1、毒物暴露:患者毒物接触史明确或有毒物进入机体的明确证据而无临床中毒的相关表现,患者可能处于急性中毒的潜伏期或接触剂量不足以引起中毒。
2、临床诊断:毒物接触史明确伴有相应毒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并排除有相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即可做出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有相关中毒的临床表现,且高度怀疑的毒物有特异性拮抗药物,使用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并能解释其疾病演变规律者也可作出临床诊断。
3、临床确诊: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有确凿的毒检证据,即可靠的毒检方法在人体胃肠道或血液或尿液或其他体液或相关组织中检测到相关毒物或特异性的代谢成分;即便缺乏毒物接触史,仍然可以确诊。
4、疑似诊断:具有某种毒物急性中毒的相关特征性临床表现,缺乏毒物接触史与毒检证据,其他疾病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可作为疑似诊断。
5、急性毒物接触反应:患者有明确毒物接触的环境或明确的毒物接触史,伴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常以心理精神症状为主,尤其群体性接触有毒气体者,在脱离环境后症状很快消失,实验室检测无器官功能损害证据时,应考虑急性毒物接触反应。
6、诊断的其他问题 l隐匿式中毒:是指患者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中毒。 l不明毒物中毒:毒物接触史明确,但不能确定毒物;临床表现与某种物质明显相关;已知的疾病不能解释相关临床表现;以上条件均具备即可诊断不明毒物中毒或未知毒物中毒。 急性中毒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以下情况要考虑急性中毒: l不明原因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头昏,随后出现惊厥、抽搐、呼吸困难、紫绀、昏迷、休克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等一项或多项表现者。 l不明原因的多部位出血。 l难以解释的精神、意识改变,尤其精神、心理疾患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 l在相同地域内的同一时段内突现类似临床表现的多名患者。 l不明原因的代谢性酸中毒。 l发病突然,出现急性器官功能不全,用常见疾病难以解释。 l原因不明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麻痹。 l原因不明的皮肤黏膜、呼出气体及其他排泄物出现特殊改变(颜色、气味)。
7、毒物检测分析是急性中毒的客观诊断方法。当诊断急性中毒或疑为急性中毒时,应常规留取残余物或可能含毒的标本。在合适的条件下保存,需要时送往具备条件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8、诊断还应包括中毒途径、毒物通用名和中毒程度及并发症。同时,需注意急性中毒迟发性功能障碍。
9、急性中毒综合征与特殊中毒特征

治疗

救治原则:
(1)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并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 
(2) 迅速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 
(3)促进吸收入血毒物清除; 
(4)解毒药物应用; 
(5)对症治疗与并发症处理; 
(6)器官功能支持与重症管理。
一、院前应急处理 
1、脱离染毒环境 切断毒源,使中毒患者迅速脱离染毒环境是到达中毒现场的首要救护措施。如现场中毒为有毒气体,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上风向的空气新鲜场所。
2、群体中毒救治 群体中毒救治,尤其是在医疗资源不足的群体中毒事件现场,应对事件中的毒物接触人员进行现场检伤。现场检伤时一般将中毒患者分为四类,分别用红、黄、绿、黑四种颜色表示。红色:必须紧急处理的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黄色:可延迟处理的重症患者,次优先处置;绿色:轻症患者或可能受到伤害的人群,现场可不处置;黑色:濒死或死亡患者,暂不处置。
3、 现场急救 脱离染毒环境后,迅速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心搏停止患者,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对于存在呼吸道梗阻的患者,立即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通气。有衣服被污染者应立即脱去已污染的衣服,用清水洗净皮肤,对于可能经皮肤吸收中毒或引起化学性烧伤的毒物更要充分冲洗,并可考虑选择适当中和剂中和处理。若毒物遇水能发生反应,应先用干布抹去沾染的毒物后再用清水冲洗,冲洗过程尽量避免热水以免增加毒物的吸收。对于眼部的毒物,要优先彻底冲洗,首次应用温水冲洗至少10~15 min以上,必要时反复冲洗;在冲洗过程中要求患者做眨眼动作,有助于充分去除有毒物质。消化道途径中毒如无禁忌证,现场可考虑催吐。 尽快明确接触毒物的名称、理化性质和状态、接触时间、吸收量和方式。现场救治有条件时,应根据中毒的类型,尽早给予相应的特效解毒剂。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循环的稳定,必要时气管插管减少误吸风险。 
4、患者转运 经过必要的现场处理后,将患者转运至相应医院。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给予相应治疗。转入医院后,应做好患者交接。
二、院内救治
1.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是最重要的方面,结合去污染,一般情况下中毒患者应用此两项处理即可完全康复。中毒的支持治疗与其他疾病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1)对于精神抑制的中毒患者应尽早气管内插管以保护气道,因该类患者误吸的风险很高,尤其是进行胃部去污染操作的患者。 另外,对严重生理兴奋的处理可能需要镇静和/或肌肉松弛并实施机械通气,以减少并发症如体温过高、酸中毒、横纹肌溶解症的严重程度。 
(2)低血压最初应通过静脉补液纠正。当补液无效时应使用升压药。当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中毒时,直接作用的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比间接作用的药物(如多巴胺)更有效。 
(3)烦躁患者的高血压首选非特异性镇静剂如苯二氮卓类,当高血压并发终末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特殊治疗时,首选的药物为硝普钠、艾司洛尔或酚妥拉明。 对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患者(如可卡因中毒)不推荐单独使用β-受体阻断剂,因其可导致α-肾上腺素能兴奋以及血管收缩。
(4)室性心动过速通常用标准的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或儿童高级生命支持推荐的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胺碘酮,以及复律或除颤。 对药物诱发的尖端扭转型以及长 QT 综合症的患儿,硫酸镁、异丙基肾上腺素或临时起搏器都可能有效。 地高辛中毒,危及生命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或缓慢型心律失常可用 Fab 片段(地高辛抗体 Fab 片段为地高辛中毒解毒药)。 
(5)惊厥可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必要时可接续使用巴比妥类药物。苯妥英可抑制普萘洛尔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应用于茶碱类药物引起的惊厥。 特定药物引起的惊厥需要特定的解毒剂。如吡哆醇治疗异烟肼中毒,葡萄糖治疗低血糖。
(6)药物相关兴奋通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必要时加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有些需要用特殊药物治疗,如毒扁豆碱用于治疗抗胆碱能药物综合症。
2. 去污染 在初步的稳定措施之后,应立即开始去污染。去污染越早进行,越能有效预防毒物吸收。 活性炭已经成为儿童胃肠道去污染的首选方法。无症状患儿是否使用活性炭目前存在争议。使用活性炭时,清醒和合作的患者应首选鼻胃管途径。 活性炭用量: 1 岁以内:10 g~25 g,或 0.5~1.0 g/kg; 1~12 岁:25~50 g,或 0.5~1.0 g/kg(最大剂量 50 g); 青少年和成人:25~100 g(50 g 为成人常用量)。 因对照试验没有发现洗胃的益处,美国和欧洲的指南都不再推荐洗胃作为中毒的常规处理。 摄入大量不与活性炭结合的物质的中毒患儿,可应用全肠道灌洗。
3. 解毒剂 解毒剂适用于以下情况: 中毒的毒物有解毒剂; 实际的或预计的中毒程度允许使用; 潜在的治疗获益超过相关的风险; 没有禁忌证。 解毒剂通过一系列方式减少或去除毒性:解毒剂可以防止毒物吸收、结合,直接中和毒物,对抗终末器官效应,或抑制其转化为毒性更强的代谢产物。 应考虑到毒物和解毒剂的药代动力学因素,如果解毒剂比毒物清除更快的话,中毒综合症可能会复发,尤其是解毒剂的解毒机制是对抗终末器官效应或者抑制其转化为毒性代谢产物时。 例如,摄入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嗜睡和呼吸抑制可以被纳洛酮反转,但会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复发,原因就是纳洛酮的消除半衰期只有 60~90 分钟。因此,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解毒剂需要反复使用或持续输注。 多种毒物中毒的情况下应仔细权衡应用解毒剂的益处和风险。许多解毒剂(如抗蛇毒血清、螯合剂、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同时使用,无副作用。然而,也有例外情况。如果同时应用了具有相反作用的药物,一种药物的反转作用可能掩盖了另一种药物的毒性。 另外,当同时摄入了具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时,解毒剂可能不起任何作用。这种情况常见于阿片类药物和大量乙醇同时摄入的时候。因此,怀疑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患者,纳洛酮应给予低一点的剂量。
4. 诊断试验 在某些情况下,对解毒剂的临床反应可以提示毒物的作用机制。 
(1)使用氟马西尼后的意识改善提示苯二氮卓类中毒;氟马西尼禁忌用于摄入诱发惊厥的药物和已知的惊厥患者。 
(2)使用葡萄糖后意识改善提示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中毒。
(3)使用毒扁豆碱后意识改善提示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毒扁豆碱禁忌用于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毒扁豆碱也不适用于心电图 QRS 增宽的患者。
(4)使用纳洛酮后意识改善提示阿片类药物中毒。 
(5)使用鱼精蛋白后凝血功能改善提示肝素过量。 
(6)使用苯海拉明后肌张力障碍减轻提示吩噻嗪中毒。
5. 进一步的清除 对一些药物和毒物可以应用进一步的清除技术。
(1)碱化尿液和利尿:可用于弱酸性并且大部分从尿中排泄的药物(如水杨酸盐类和苯巴比妥)。
(2)血液透析:可用于酒精、茶碱、锂剂或水杨酸盐类中毒。
(3)血液灌流:是血液透析的替代方法,可更快清除毒物如茶碱、卡马西平、丙戊酸或普鲁卡因胺。
(4)腹膜透析、血液滤过以及血浆置换很少用于中毒的处理。
6. 后续处理 在初步评估、治疗以及短时间观察以后的处理取决于预计的中毒程度。只有轻度中毒的患者和预计中毒程度很轻的患者可以在急诊室观察,直至症状消失,通常 6 小时的观察时间已经足够。所有故意过量服药的患者在出院前都需要进行心理评估。 对摄入了有后续效应毒物的患者应长期观察或者住院。观察的期限取决于症状开始和持续的时间。药物的半衰期是根据治疗剂量计算的;在过量的情况下,计算的半衰期并不准确,症状持续时间会延长。 中毒程度取决于以下几方面:中毒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是否摄入其他物质,从毒物摄入到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儿童平时的健康状况。 中度中毒患者应收入监护室或者观察病房并给予持续监测和治疗。重度中毒的患者应收住 ICU。

预后

小儿急性中毒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分五级: 无症状(0分):没有中毒的症状体征预后最好; 轻度 (1分):一过性、自限性症状或体征、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中度 (2分):明显、持续性症状或体征; 出现器官功能障碍预后不佳; 重度 (3分):严重的威胁生命的症状或体征; 出现器官功能严重障碍、预后差; 死亡 (4分):死亡。

预防

1.加强儿童安全监护及开展宣传教育。
2.儿童应该专人看护,开展安全教育,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生活环境;学龄期儿童应向其讲清危害,勿随便采集野生植物及野果食用;给予健康的心理学和意识品质教育,勿盲目崇拜、模仿影视人物。 
3.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农药、灭鼠药、剧毒药及儿童不宜药物的管理及宣传,向家长讲解预防中毒的知识,告之剧毒药应妥善保管,避免儿童接触;孩子生病应及时就诊,不要听信广告而擅自购药服用;喂药前按医嘱并认真核对药瓶标签、用量、服用方法,对变质、标签不清楚的药物切勿服用。"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加强开窗通风及安全。#告知家长如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早就医,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医护人员要重视与儿童家长的接触,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把儿童保健工作深入各个家庭,积极进行家庭干预,消除家庭不良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创造家庭良好的氛围,早期发现患儿的心理问题。 
4.药品市场管理,对农药、灭鼠药、剧毒药严格按监控规章执行。"努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及家庭纠纷。#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采取开辟专栏、开设固定时间段的专题节目等方式,向社会各个层面宣传防毒知识及适当的处理方法。

健康问答

  • 如何预防小儿急性中毒?
    医生头像
    曾海 主任医师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 重症医学科
    1.加强儿童安全监护及开展宣传教育。 2.儿童应该专人看护,开展安全教育,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生活环境;学龄...期儿童应向其讲清危害,勿随便采集野生植物及野果食用;给予健康的心理学和意识品质教育,勿盲目崇拜、模仿影视人物。 3.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农药、灭鼠药、剧毒药及儿童不宜药物的管理及宣传,向家长讲解预防中毒的知识,告之剧毒药应妥善保管,避免儿童接触;孩子生病应及时就诊,不要听信广告而擅自购药服用;喂药前按医嘱并认真核对药瓶标签、用量、服用方法,对变质、标签不清楚的药物切勿服用。"正确使用燃气、热水器,加强开窗通风及安全。#告知家长如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早就医,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医护人员要重视与儿童家长的接触,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把儿童保健工作深入各个家庭,积极进行家庭干预,消除家庭不良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创造家庭良好的氛围,早期发现患儿的心理问题。 4.药品市场管理,对农药、灭鼠药、剧毒药严格按监控规章执行。"努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及家庭纠纷。#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采取开辟专栏、开设固定时间段的专题节目等方式,向社会各个层面宣传防毒知识及适当的处理方法。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小儿急诊科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曾海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重症医学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937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9日 10:5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