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汁分泌是肝脏的重要功能,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胆汁分泌和排泄发生障碍,形成胆汁淤积,病变在肝内者称为肝内胆汁郁滞,在肝外者称为肝外性胆管淤积。
别名: 阻塞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  
英文名:
发病部位: 胆道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症状: 黄疸   乏力   精神不振   食欲不振   恶心   厌食   大便呈陶土色  
多发人群: 成人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黄疸、食欲不振、乏力等现象。皮肤常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速(胆心综合征),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部分患者会伴有肝脏肿大。

病因

本病以梗阻性黄疸而无肉眼可见的肝内外胆道阻塞为其特征。可由多种病因如药物,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妊娠、家族性等引起、

检查

1.血清胆红素: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由于直接胆红素(DBIL)不能从肝细胞和毛细胆管排出,使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总胆红素(TBIL)可达510μmol/L以上,以DBIL为主,DBIL和TBIL比值常在60%以上,最高的可达90%。结石性黄疸常呈波动性,癌性梗阻呈进行性黄疸,但壶腹癌则可因癌肿溃疡而使黄疸有短暂的减轻。
2.尿胆原: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肝内、外胆汁淤积,胆汁排入肠道受阻,肠道中胆素原减少,由肠肝循环而漏入门静脉的胆素原也减少,故尿胆原排出减少。
3.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淤积性黄疸时血清ALP活性常早期明显增高,甚至可达参考值上限的10~15倍。
4.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炎症、肝外梗阻时,GGT不仅阳性率高,而且增高明显,可高达参考值上限的5~30倍,这有助于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5.粪胆原: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由于排向肠道的胆汁减少,粪胆原明显减少或完全缺如,引起在肠道中停留进一步氧化的粪胆素减少,使粪色变浅甚至呈白陶土色,这是肝外胆汁淤积的特征。

诊断

有以下临床特点可考虑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1.胆红素浓度逐渐升高,一般在171/μmol/L(10mg/dl)左右,多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个别可超过513μmol/L(30mg/dl)以上,其中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占血清总胆红素>60%。 
2.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减少或消失。 
3.粪中尿胆原减少或缺如,如梗阻为壶腹部周围癌引起者可因出血使粪便呈黑色或隐血阳性。 
4.肝功能试验:最明显的为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移酶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可升高,脂蛋白-X可阳性,长时期梗阻可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及清蛋白下降,如维生素K缺乏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此时如注射维生素K可使凝血酶原时间纠正。 
5.其他检查:B超等检查均有助于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

治疗

积极消除病因对胆汁淤积消退有积极作用。对于病因不明者对症治疗。苯巴比妥30-180mg/d。消胆胺6-10mg/d。如有明显中毒症状,特别是伴有过敏反应者,强的松40μg/d,连服一周多数病例胆红素可降低50%。待胆红素正常后渐减量至10mg,可维持1-2月,防止反跳。但若用一周后,胆红素无明显下降即应停用,以防副作用发生。

预后

本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多较为良好,所以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

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疽是由感染,药物中毒,免疫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因此应从这些原因着手预防此病。

健康问答

  •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医生头像
    宫雪 医师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 内科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黄疸、食欲不振、乏力等现象。皮肤常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速(胆心综合征...),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部分患者会伴有肝脏肿大。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宫雪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116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7年03月05日 15:23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