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是指在胎膜已经破裂的前提下,脐带从胎先露部下方脱出,从宫颈落到阴道内,甚至从阴道内落到外阴部。脐带先露表现为胎膜在还没有破裂之前,脐带就已经落在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
别名: prolapse of the cord   fore-lying of umbilical cord   prolapse of umbilical cord   真性脐带脱垂  
英文名: prolapse of cord
发病部位: 脐带  
就诊科室: 产科  
症状: 羊水由清变混浊并出现胎心改变,胎心率突然变慢,胎心监护出现变异减速等。  
多发人群: 高危产妇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胎膜自破后,羊水由清变混浊并出现胎心改变;宫缩后胎心率突然变慢,改变体位、上推先露后恢复;胎心监护出现变异减速。

病因

早产、先露异常、胎膜早破、胎头高浮、脐带过长、双胎、羊水过多等。

检查

在孕期及产时,应高度重视存在脐带先露和(或) 脐带脱垂高危因素的孕产妇。通常借助 B型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对诊断隐性脐带脱垂即脐带先露有一定帮助。此外,临床上对胎动、宫缩后胎心突然减缓,经改变体位、上推胎先露部及(或) 抬高臀部后胎心迅速恢复者,应考虑有脐带先露的可能,对这类患者临产后应加强监护; 而对胎膜破裂后出现胎心异常的患者,应立即行阴道检查,明确有无脐带脱垂和(或) 脐血管有无搏动。如果在胎先露部旁或其前方及阴道内触及脐带者,或阴道口见脐带者,即可明确诊断。

诊断

经阴道检查发现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可触及脐带血管搏动, 或直视阴道外有脐带而确诊;临产后连续胎心监护发现宫缩时胎心减慢, 经阴道检查胎头前方有脐带而确诊;或自然破膜后阴道口见外露脐带而确诊。

治疗

隐性脐带脱垂的处理:对经产妇、胎膜尚未破裂、宫缩良好者,取头低臀高位,严密监测胎心,等待胎头衔接和下降,如果宫口逐渐扩张,胎心持续良好者,可经阴道分娩。对初产妇、胎位异常者(如足先露或肩先露),应行剖宫产。 脐带脱垂的处理:若脐带血循环阻断超过7~8min,则胎死宫内。因此,一旦发现脐带脱垂,只要胎儿存活,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应用抑制宫缩的药物,减轻胎先露部对脐带的挤压,争取尽快娩出胎儿。

预后

在脐带发生脱垂的情况下,胎儿普遍存在宫内窘迫的不利情况,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均存在严重的问题,很多分泌物还残留在呼吸道中。应立即对新生儿的呼吸道进行清理,去除分泌物,是确保新生儿正常呼吸的必要抢救措施。在进行这样的急救措施时,需要的辅助工具主要包括吸痰器、氧气、气管插管、新生儿喉镜及急救药品等。在做好清理分泌物的工作后,还应对新生儿进行吸氧,气管插管甚至是脐静脉注射药物等急救措施,但是具体应采用其中的哪一种方式,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甚至是口对口人工呼吸的紧急施救措施。

预防

(1)重视围产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告之孕妇有产兆应立即住院。
(2)对胎位异常者预产期前7d左右住院待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择期剖宫产。
(3)重视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住院孕妇一旦发生自然破膜,立即听胎心,如发现胎心有异常,及时行阴道检查。
(4)掌握人工破膜的指征及方法,避免产科不适当干预导致的脐带脱垂。破膜前先排除隐性脐带脱垂,在宫缩间隙期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对胎头高浮确实需要破膜的,可行高位小孔破膜。
(5)及时发现隐性脐带脱垂。
(6)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对脐带脱垂的警惕性。

健康问答

  • 脐带脱垂的危害和处理方法是什么?
    医生头像
    吕述彦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 生殖中心
    脐带脱垂将会使脐带受压,胎儿血供受阻,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严重时将危及胎儿生命。孕妇入院后,应及时进行全面的彻查,通过对容易造成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的认真分析,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诊断。一旦发现脐带脱垂,应及时采取有效地应急处理措施,确保血液循环正常,脐带不受挤压,胎儿能够正常吸收氧气。对于初次生产的孕妇,如果需要进行剖宫产,准备好对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地窒息复苏。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1] 熊薇,周容.脐带脱垂预测及紧急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101~103..

[2] 詹雪梅. 头位隐性脐带脱垂 43 例分析 [ J] . 实用医学杂志,2001, 17( 4) : 329- 330..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吕述彦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生殖中心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507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1月16日 11:11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