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老年人低血糖症

老年人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
英文名: hypoglycemia
发病部位: 胰腺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症状: 饥饿性腹剧痛   颤抖   出汗   晕厥  
多发人群: 老年  
治疗手段: 药物液体输入
并发疾病: 脑死亡   胰岛素昏迷   心脏骤停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低血糖呈发作性,时间及频率随病因不同而异,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两方面: 
(一)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 
低血糖发作时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一些肽类物质,表现为出汗、颤抖、心悸、紧张、焦虑、饥饿、流涎、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四肢冰凉、收缩压轻度升高等。 
(二)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低血糖时中枢神经的表现可轻可重。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可有幻觉、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皮层下受抑制时可出现骚动不安,甚而强直性惊厥、锥体束征阳性。波及延脑时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射消失,如果低血糖持续得不到纠正,常不易逆转甚至死亡。 
2.低血糖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
①低血糖的程度;
②低血糖发生的速度及持续的时间;
③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性;
④年龄等。低血糖时机体的反应个体差别很大,低血糖症状在不同的个体可不完全相同,但在同一个体可基本相似。
(1)长期慢性低血糖者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临床表现不太显著,以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快速下降,即使血糖高于2.8mmol/L,也可出现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称为“低血糖反应(reactivehypoglycemia)”。部分患者虽然低血糖但无明显症状,往往不被觉察,极易进展成严重低血糖症,陷于昏迷或惊厥称为未察觉的低血糖症(hypoglycemiaunawareness)。 
(2)对于病情重笃的老年患者,有肝、肾、心脏、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者,应重视低血糖症的发生;患者可因年老衰弱,意识能力差,常无低血糖症状;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营养不良、感染、败血症等均易导致低血糖症,应格外引起注意。

病因

临床上按低血糖症的发生与进食的关系分为空腹(吸收后)低血糖症和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空腹低血糖症主要病因是不适当的高胰岛素血症,餐后低血糖症是胰岛素反应性释放过多。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某些器质性疾病(如胰岛素瘤)虽以空腹低血糖为主,但也可有餐后低血糖发作。

检查

1.血浆胰岛素测定   
低血糖发作时,应同时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以证实有无胰岛素和C肽不适当分泌过多。血糖<2.8mmol/L时相应的胰岛素浓度≥36pmol/L(6mU/L)(放射免疫法,灵敏度为5mU/L)或胰岛素浓度≥18pmol/L(3mU/L)(ICMA法,灵敏度≤1mU/L)提示低血糖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2.胰岛素释放指数为血浆胰岛素(mU/L)与同一血标本测定的血糖值(mg/dl)之比。正常人该比值<0.3,多数胰岛素瘤患者>0.4,甚至1.0以上;血糖不低时此值>0.3无临床意义。 
3.血浆胰岛素原和C肽测定   
参考Marks和Teale诊断标准:血糖<3.0mmol/L,C-肽>300pmol/L,胰岛素原>20pmol/L,应考虑胰岛素瘤。胰岛素瘤患者血浆胰岛素原比总胰岛素值应大于20%,可达30%~90%,说明胰岛素瘤可分泌较多胰岛素原。 
4.48~72小时饥饿试验    
少数未觉察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试验期应鼓励患者活动。开始前取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一次,若血糖≤3.3mmol/L时,应改为每1~2小时一次;血糖<2.8mmol/L且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结束试验;如已证实存在Whipple三联症,血糖<3.0mmol/L即可结束,但应先取血标本,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和β-羟丁酸浓度。必要时可以静推胰高糖素1mg,每10分钟测血糖,共3次。C肽>200pmol/L(ICMA)或胰岛素原>5pmol/L(ICMA)可认为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素水平高而C肽水平低,可能为外源性胰岛素的因素。若β-羟丁酸浓度水平<2.7mmol/L或注射胰高糖素后血糖升高幅度<1.4mmol/L为胰岛素介导的低血糖症。
5.延长(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主要用于鉴别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餐后晚发性低血糖症。方法:口服75g葡萄糖,测定服糖前、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和5小时的血糖、胰岛素和C肽。该试验可判断有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有助于低血糖症的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低血糖典型表现(Whipple三联征)可确定:
①低血糖症状;
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③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少数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或处于非发作期的患者,应多次检测有无空腹或吸收后低血糖,必要时采用48~72小时禁食试验。

治疗

临床上低血糖症常由药物所引起,故应加强合理用药并提倡少饮酒。反复严重低血糖发作且持续时间长者,可引起不可修复的脑损害,故应及早识别、及时防治。治疗包括两方面:  一是解除神经缺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 
(一)低血糖发作的处理 轻者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重者和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管血糖,甚至无需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葡萄糖液60~100ml静脉注射,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必要时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mg和(或)胰高糖素0.5~1mg肌内或静脉注射。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避免呼吸道窒息。 
(二)病因治疗 确诊为低血糖症尤其空腹低血糖发作者,大多为器质性疾病所致,应积极寻找致病原因进行对因治疗;若因药物引起者应停药或调整用药;疑胰岛素瘤者,则应术前明确定位并进行肿瘤切除术。

预后

积极治疗原发病,预后尚可。

预防

老年人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低血糖发作对人体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尤为重要。由于低血糖症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预防措施千差万别。   
1.临床上以药物性低血糖多见   
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治疗者,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逐渐加量,避免加量过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按时进餐。亦应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期。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注意Somogyi现象,以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2.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  
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   
3.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应。因此,在使用增强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予注意,以免出现低血糖症。   
4.对怀疑B细胞瘤者,应尽早进行饥饿实验和运动实验诱发,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浓度,并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预防低血糖症的发作。   
5.对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病人说明疾病的本质,给予精神分析和安慰工作。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适当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减少糖量,小量多餐,进较干食物,避免饥饿。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非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胶)有一定帮助。也可试用小剂量的抗焦虑安定药如地西泮(diazepam)等。 6.因乙醇可阻碍肝糖异生并促进胰岛素分泌,常在进食很少而过度饮酒后8~12h发生,所以要避免大量饮酒,尤其是进食较少者。由于摄入果糖、半乳糖或亮氨酸激发的低血糖症,预防方法是限制或阻止这些物质的摄入。   
7.对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伴有或不伴有迷走神经切除的幽门成形术者,进食后食物迅速进入小肠,结果导致食物的迅速吸收,促进胰岛素过早分泌,引起低血糖。因此应避免进流质及快速进食。应多次、少量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8.Addison病、腺垂体功能低减、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对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特别敏感,易致低血糖症,应特别注意。

健康问答

  • 低血糖发生了如何做好急救?
    医生头像
    韩渊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内科
    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下拉查看详情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韩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推荐词条

心脏骤停 出汗 晕厥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1363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4月27日 17:49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