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小儿淋巴样息肉

小儿淋巴样息肉,实际上不是息肉而是结肠黏膜的局限性突起,由于黏膜下淋巴样组织增生引起,可能为对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在末端回肠黏膜下集合淋巴结增大增多,术前诊断困难,不易与结 肠恶性肿瘤鉴别, : 结肠
别名: 小儿良性淋巴性息肉病  
英文名: lymphoid polyps
发病部位: 回肠末端和结肠远端  
就诊科室: 小儿普外科  
症状: 慢性失血性贫血  
多发人群: 儿童  
治疗手段: 对症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会出现慢性出血性贫血,会有腹痛便血等。

病因

该病文献及临床中较少发现,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其淋巴结样增生,有人认为系对病毒、消炎药或感染的过敏性非特异性反应。

检查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可发现血红蛋白减少和红细胞数量减少;大便常规检查大便潜血阳性,其他检查均正常。线钡餐、双重气钡灌肠造影检查:显示均匀的充盈缺损和中央凹陷充满钡剂的龛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此点有别于幼年息肉和多发性腺瘤样息肉病。内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见到正常黏膜上有分布均匀的小突起,有的顶点有溃疡,没有蒂形成.活体组织检查:为正常黏膜,黏膜下为淋巴组织增生。

诊断

通过上述检查结合临床患者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根据文献记载该病有自行消退的特性故确诊后可根据临床表现出的症状进行对症的治疗并随诊观察待其症状消退 。

预后

由于该病十分罕见而且有自行消退的特性,预后本症为自限性疾病预后好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改善个人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正确处理儿童粪便;使用充足的清洁水;粪便无害化处理;应用安全卫生的方法制备家庭食品尤其是合理卫生地添加辅食;加强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和监督认真做到以上各点定能有效预防消化道各种感染性疾病,尽量减少与病毒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健康问答

  • 结肠淋巴样息肉病病理表现
    医生头像
    余永国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儿内分泌、遗传
    病理特点为黏膜下淋 巴组织与淋巴滤泡增生, 形成息肉。 这 与炎症后息肉, 如丝状息肉不同。肠道 淋巴样息肉(病)不但在病名上与胃肠...道 淋巴瘤样息肉病( lymphomatous polyposis) 容易混淆,而且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7 -10 ] 。 肠道淋巴瘤样息肉病多为来自淋巴滤泡 皮质的多发 B 细胞淋巴瘤, 对常规化疗 不敏感 , 预后很差 。而淋巴样息肉病则 为良性过程。淋巴瘤样息肉病大体病理 及影像表现常与结肠淋巴样息肉难于区分,鉴别要依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结肠淋巴样息肉病一例 唐光健 王中哿 王仪生 那加.

词条标签

肠  便血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余永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儿内分泌、遗传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820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6年11月09日 11:30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