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膀胱平滑肌瘤

膀胱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膀胱非上皮良性肿瘤,发生于间叶组织,表现为平滑肌分化。
别名: 膀胱平滑肌良性肿瘤  
英文名: leiomyoma of bladder
发病部位: 膀胱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症状: 尿路梗阻、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腹痛和血尿  
多发人群: 女性  
治疗手段: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机械性尿路梗阻   子宫肌瘤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常见症状为尿路梗阻、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腹痛和血尿,少数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与肿瘤类型和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有关。黏膜下型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肿瘤较大或位于尿道内口附近时,可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可因肿瘤阻塞尿道或从尿道脱出而发生急性尿潴留。壁间型肿瘤早期无症状,肿瘤较大时突入膀胱腔亦可致血尿、尿频或排尿困难。浆膜下型肿瘤常无症状,表现为盆腔肿块。

病因

尚不清楚,可能与炎症刺激或胚原性因素有关,膀胱平滑肌瘤好发于女性,发病年龄与子宫肌瘤相仿,且膀胱平滑肌瘤合并子宫肌瘤发生率达10%,揭示膀胱平滑肌瘤的发生似与内分泌因素有关。

检查

1、B超检查显示肿瘤多表现为界清、均一的低回声实质性肿块,表面膀胱黏膜为强回声。
2、CT一般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0Hu左右,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强化。
3、MRI检查膀胱平滑肌瘤的特点是瘤体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形态规则,少数呈分叶状,有完整的包膜,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侵袭表现。肿瘤T2WI呈低信号,T1WI呈等信号,与盆壁肌肉信号基本一致。增强后有较为均匀一致不同程度度强化。
4、膀胱镜检查可见被复正常膀胱黏膜的膀胱壁内肿块,但当肿瘤表面黏膜形成溃疡或糜烂时,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5、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可以帮助明确诊断。确诊需术后病理检查。

诊断

B超和CT/MRI结合膀胱镜检查是术前诊断膀胱平滑肌瘤的主要手段。确诊需要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

1、对于较小、无症状的平滑肌瘤患者可暂不手术,严密随访。
2、手术治疗。包括膀胱部分切除术、肿瘤剜除术及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肿瘤剜除术及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较大的广基肿瘤。TURBt一般适合于较小或有蒂的肿瘤。

预后

良好,膀胱平滑肌瘤是良性肿瘤,手术一般可完全切除,术后预后良好,不易复发。

预防

膀胱平滑肌瘤无特殊预防方法,建议出现临床症状如排尿困难、血尿等及时就诊,确诊后及时治疗,可提高预后。

健康问答

  • 有哪些因素与膀胱平滑肌瘤的发生可能有关?
    医生头像
    邓双年 住院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膀胱平滑肌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 性激素相关学说,平滑肌瘤倾向于发生一些激素敏感的靶器官如子宫、前列腺及...睾丸等,被认为是一种对雌激素的应答反应,并且有学者在妇女的膀胱平滑肌瘤上检测到卵巢激素受体表达,有学者还发现在绝经后患者的平滑肌瘤有明显缩小。2)残留的胚胎组织定植于膀胱发展成肿瘤。3)基因假说,有学者提出NF-1基因与相关的生长因子的改变对于一些平滑肌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4)膀胱肌层的感染导致炎症并发展成肿瘤。5)血管周围炎症导致膀胱组织化生。然而对于膀胱平滑肌瘤的确切发生机制,还没有正式的结论,因此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来进一步明确发病原因。下拉查看详情

参考资料

汪学超, 曾春梅, 郑永刚. 膀胱平滑肌瘤一例[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 22(6):511-511..

梁 博,孙 光,刘晓强,等.膀胱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临床泌尿外科,2012,27:36—38..

Greco A,Baima C,Piana P.leiomyoma of the bladder.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Minerva Urol Nefrol,1999,51(1):33—38..

Strang A,Lisson SW,Petrou SP,Ureteral endometriosis and coexistent urethral leiomyoma in a postmenopausal woman.Int Braz J Urol,2004,30:496—498..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邓双年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713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8年03月13日 11:12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