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以手术治疗为主,有心力衰竭者按常规强心、利尿等处理。
1.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1.1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原则上应尽早手术,一般主张多数患儿应在2~4岁之内进行手术。对于心衰症状或生长发育受阻出现较早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对少数伴有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困难者,早期无症状可不做手术,可在稍晚一些时候做二尖瓣置换术,当这类病人有明显的心室肥大或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功能指标下降或有心衰症状时方行手术以便能换一个较大的瓣膜;也延迟儿童换瓣所致的晚期并发症的出现。
1.2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中,严重的肺动脉病变在出生后第1年开始发展,并在2岁以后普遍出现。肺动脉病变的进展速度与单纯大室间隔缺损的儿童比较没有什么不同。综合数据显示,手术治愈率最高的年龄段是3个月至31个月(峰值为14个月)。作者建议所有患者应在1岁内做择期根治术,以便能够改变肺动脉病变的自然进程,最佳年龄为3个月到6个月之间。
1.3有严重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明显升高大于10 units/m2,肺、体循环阻力比值大于0.75,肺体循环血量比值小于1.3,平静时有紫给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应禁忌手术。当肺小动脉阻力升高(6~8 units/m2)而年龄在3—6个月,应尽早手术。
1.4有心衰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者,一般应在并发症得到控制后再手术,难以控制者可考虑急诊手术。
对年幼的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患者为了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延缓肺动脉病变的进程而采用肺动脉束窄术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既役有效果,且要承担较高的手术危险。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行肺动脉束窄术亦多无效。
2.手术方法 :一般按常规作正中切口剖胸,近来经右前外侧切口第4肋间进胸行该类手术矫治,显露亦较满意,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手术,婴幼儿也可于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
2.1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包括修复二尖瓣裂,修补原发孔房间隔缺损。修复二尖瓣裂时,一般要向左室加压注水观察瓣膜修复效果,成形后瓣口大小可用探子进行测量,若瓣口比平均值小一个标准差,也是可以接受的。闭合原发孔房缺,用涤纶片或用0.6%戊二醛浸泡的自体心包片修补,可防止术后二尖瓣残余反流时的溶血反应。
一般三尖瓣不需再做处理,如关闭不全严重亦可手术成形。
2. 2 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 修补室缺、房缺时可用双片法及单片法两种。双片法:用涤纶片先修补共同瓣下的室缺,再以心包片修补原发孔房缺。单片法是于共同瓣中部剪开,用一个大的涤纶片嵌入其中,下方补室缺,上方补房缺,尔后再将二、三尖瓣固定于布片上。二尖瓣成形同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最后行三尖瓣成形。
目前来看,用两片法还是一片法修补房室间隔缺损,仍存有争议。一般来讲,两片法容术者有更多的灵活性,其优点:
①不需要剪开共同房室瓣的任何部分,因而不破坏房室瓣的原有形态和功能,特别是婴儿的瓣膜组织非常脆弱。
②无论是作瓣叶成形术,还是修瓣叶下室缺,将瓣叶固定在人造室间隔上以及检测瓣叶对合状态等均较简便。
③整个心内操作过程术野显露好,也可完全避免太靠近传导组织缝合。
过渡型心内膜垫缺损的修补术可与部分型一样。但如果有明显的室水平分流,应切断前后瓣叶的纤维连接,这就变成完全型房室隔缺损并加以修补。近年来,下压法治疗此型疾病得到了多数学者的共识,因此型病变的室缺较小,在修补室缺时将瓣膜压向室缺边缘,简单的处理成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而后按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修补方法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