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aortic coarctation)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是指降主动脉起始段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别名: 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导管前)(导管后)  
英文名: coarctation of aorta
发病部位: 心脏主动脉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症状: 眼花   耳鸣   头晕头痛   心悸   气促   乏力  
多发人群: 男性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并发疾病: 心力衰竭   间歇性跛行  
是否遗传: 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主动脉缩窄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狭窄近心端血压增高,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出现左心室肥大、劳损,从而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出现动脉硬化。缩窄远端血管血流减少,视缩窄程度不同造成病理改变不一。导管前型病人动脉导管呈开放状态,缩窄范围较广泛,可累及主动脉弓部,侧支血管不丰富,并常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此型症状出现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导管后或近导管型病人动脉导管大多已闭合,缩窄范围也较局限,侧支血管丰富,很少合并心内畸形,多见年龄较大儿童或成人。严重的患儿可出现下半身及肾脏血供减少,造成低氧、尿少、酸中毒。有些婴幼儿下肢血流部分依赖肺动脉供应,故下肢血的氧饱和度可低于上肢而出现差异性紫绀。
2、主动脉缩窄患者症状出现与缩窄程度、年龄和是否合并心内其他畸形有关。婴幼儿合并心内畸形,大多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气急、多汗、喂养困难以及生长发育障碍。心脏听诊可闻及奔马律及收缩期杂音、股动脉搏动减弱、消失。有些病儿下肢皮肤较上肢略呈暗紫。若主动脉缩窄程度较轻,未合并心内畸 形,患儿多无症状。仅少数主诉头痛,下肢易感疲劳、发冷和间歇性跛行。大多在体检时发现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测量上肢血压需同时测量两侧,因约有5%的病人具有锁骨下动脉从缩窄段下方发出。胸骨左上缘或左肩背即可闻及II~III级收缩期杂音。在婴儿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和其严重程度远不如心衰导致的心脏扩大引人注意。约90%的儿童病人有上半身高血压。

病因

缩窄近端血压增高,高血压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加重,逐渐出现左心室肥大 和劳损,甚至发生心力衰竭或诱发脑卒中。缩窄远端血压降低,血流量减少,严重者出现 肾缺血和下半身供血不足,造成低氧、尿少和酸中毒。导管前型主动脉缩窄的部分下半身 血流来自未闭动脉导管的肺动脉血液,引起下半身发绀。

检查

1、体格检查:上肢血压高,挠动脉、颈动脉搏动强,胸骨柄上窝可打1及搏动。下肢血压低,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弱,甚至不能扣及。心脏听诊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和左 背部肩脚骨旁可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并向下方传导。 
2、心电图:正常或电轴左偏,左心室高电压、肥大,甚至劳损。 
3、X线检查:心影大小正常或有不同程度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峡部凹陷,其上下方左侧 纵隔增宽,呈3字形影像征。7岁以上病人还可在第3-7肋骨下缘出现受侧支循环血管压 蚀的切迹影。
4、超声心动图:锁骨上窝探查有助于诊断,可显示降主动脉缩窄部位,缩窄近远侧的压 力阶差和加速的血流信号。胸部探查能发现合并存在的心血管畸形。

诊断

典型的上下肢血压的显著差别及胸部杂音可提示本病的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鉴别诊断应考虑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及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一、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者则需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凡年轻人尤其女性具有下列一种以上表现者,应怀疑或诊断本病。 
1.单侧或双侧肢体出现缺血症状,伴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或两侧肢体脉压差大于1.33kpa(10mmHg)或下肢收缩压较上肢收缩压低于2.67kPa(20mmHg)者。 
2.脑动脉缺血症状,伴有单侧或双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以及颈部血管杂音者。但有些轻人,由于脉压增大或心率增快,于右侧颈部可闻及轻度血管杂音,应与病理性杂音相鉴别诊断根据以下特点:40岁以下,特别是女性,而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一个月以上,肢体或脑部。 
3.近期发生的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伴有上腹部二级以上高调血管性杂音。 4.不明显低热、血沉快,伴有血管性姆音、四肢脉搏或血压有异常改变者。并可累及肺动脉或冠状动脉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5.无脉病眼底改变者. 
二、主动脉瓣狭 
大多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为成年人,多无风湿病史,常于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由于左心室的代偿能力很强,临床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仅主诉容易疲劳,这类患者称为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由于病情发展,逐渐出现症状,当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后,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头目眩晕,但是相当时期内,由于运动后心搏增加,左心房收缩压增强,尚能维持一定的心排血量,故上述症状相对稳定不变。一旦出现运动后晕倒、心绞痛(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等症状,则表明病情恶化。 
三、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是胎儿血循环沟通肺动脉和降主动脉的血管,位于左肺动脉根部和降主动脉峡部之间,正常状态多于出生后短期内闭合。如未能闭合,称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取决于导管的粗细、分流量的大小、肺血管阻力的高低、患者年龄以及合并的心内畸形。足月患婴虽导管粗大,需出生后6-8周,待肺血管阻力下降后才出现症状。早产婴儿由于肺小动脉平滑肌较少,血管阻力较早下降,故于第一周即可有症状,往往出现气促、心动过速和急性呼吸困难等。于哺乳时更为明显,且易患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此后小儿期得到代偿,很少有自觉症状,只是发育欠佳,身材瘦小。有些儿童仅在劳累后易感到疲乏、心悸。未闭导管中等大小患者一般都无症状,直至20多岁剧烈活动后才出现气急、心悸等心功能失代偿症状。

治疗

1.手术适应证 
上下肢动脉收缩压差>50 mmHg,主动脉缩窄处管径<50%正常段 主动脉内径,即具备手术指征。一般认为适合的择期手术年龄为4-8岁,不易出现生长 发育后吻合口再狭窄。婴幼儿单纯主动脉缩窄者,若上肢收缩压>150 mmHg,应及时手 术。婴幼儿期出现心力衰竭反复发作或难以完全控制,应尽早手术。主动脉缩窄合并大型 室间隔缺损的新生儿,应先矫治主动脉缩窄,同时行肺动脉缩窄术,延缓肺血管梗阻性病 变,二期修复室间隔缺损。婴幼儿合并大型室间隔缺损伴心力衰竭者,也可同期解除主动 脉缩窄,修复室间隔缺损。 
2.手术方法 
侧支循环发育不良时,应采用低温、架临时血管桥及左心转流等方法 保护脊髓、肾和腹腔脏器,以免手术阻断降主动脉时发生缺血性损害。低温麻醉(320C) 可延长阻断主动脉血流安全时限至30分钟。手术中需持续监测上下肢血压。手术采用右 侧卧位,左侧第4肋间进胸。根据病人年龄、缩窄程度、长度及局部解剖情况选择适当手术方式。
1)缩窄段楔形切除或全部切除吻合术:适合于缩窄段局限,切除后能无张力地吻合 切缘和断端者。 
2)左锁骨下动脉蒂瓣主动脉成形术:结扎切断足够长度的左锁骨下动脉,纵剖左锁 骨下动脉形成带蒂瓣,作扩大主动脉缩窄段的补片。适用于左锁骨下动脉较粗,缩窄段较 长的婴幼儿。 
3)补片成形术:纵切缩窄血管段,使用人工补片加宽缝合。适用于年长病人。 
4)人造血管主动脉旁路或置换术:切除缩窄段主动脉,置换人造血管;或用人造血 管施行缩窄段主动脉近远端旁路手术。适用于缩窄段较长的成年病人。 
5)球囊扩张术:经皮穿刺置人球囊扩张管,扩大缩窄主动脉管腔。适用于婴幼儿, 尤其是合并严重心力衰竭难以耐受开胸手术者。

预后

本病患者若不手术预后极差,常在30岁死于高血压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或脑出血。手术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患者症状消失。

预防

此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平时做好定期的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问答

  • 主动脉缩窄是什么病?
    医生头像
    王学廉 主任医师 唐都医院 - 神经外科
    主动脉缩窄是指主动脉局限狭窄,管腔缩小,造成血流量减少。病变可以很局限,也可以累及较长片段,此时称为管状发育不良,两者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可以发生在胸主动脉,也可以发生在腹主动脉,表现为不同的症状。下拉查看详情

词条标签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导管前)(导管后)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王学廉

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109

编辑历史: 2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15日 16:36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