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 我要登录 注册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其加害人。
别名: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  
英文名:
发病部位: 精神心理  
就诊科室: 心理科  
症状: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通常有下列几项特征: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这四个条件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多发人群: 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  
治疗手段: 心理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疾病知识

症状

1.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2.害怕垄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3.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4.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病因

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於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人类都有屈服于暴虐的弱点,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的心理原因。

检查

心理访谈;艾森克人格问卷;投射测验;以上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诊断

若个体经历以下四大历程则基本可以诊断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1.恐惧 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2.害怕 垄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3.同情 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4.帮助 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治疗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治疗斯德哥尔摩首先要帮助受害者认识自己,发展受害者的个人潜能。帮助受害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不轻易屈服于现实。了解加害人的软肋伺机发起自卫性反击。建立限制加害人作恶的制度。

预后

心理治疗康复后预后良好

预防

可以通过自身提高和成长性心理咨询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度,其次就是避免这种被绑架控制的事情发生

健康问答

  •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真这么违背道德和正义吗?
    医生头像
    周洪光 其他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原济南军区总医院) - 心理咨询科门诊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应该从道德和正义的角度去考量,一个人的需求层次上讲,生命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这个得以保障其他的才有意义

词条标签

权威编辑

医生头像

创建者:周洪光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原济南军区总医院) 心理咨询科门诊

互联网医学百科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欢迎广大医生参与加入医学词条的创建及优化!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2972

编辑历史: 1

最近更新:2018年04月20日 20:24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