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息肉“变形记”

发表于:2017年06月18日 访问人数:5729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逐渐改变,以及现代人对自身健康更加重视等因素,临床筛查出的息肉病人逐渐增多。肠息肉已经越发成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但大部分人对息肉并不是很了解。面对一纸肠镜检查结果,多的是茫然与忧虑。更不知其危害及如何治疗,甚至会认为得了什么恶性病。

1.什么是息肉?危害大不大?

肠息肉是结直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它可小至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1个至数百不等。

       1.形态:根据息肉与肠壁的附着关系可分为带蒂息肉、亚蒂息肉和广基息肉。

       2.大小:相关研究显示息肉的大小与癌变率呈正相关,研究显示,直径<1cm 的息肉恶变约1%;1~2cm之间的腺瘤仅10%恶变可能性;大于2cm的腺瘤恶变的概率46%。

       3.数量:息肉数目越多癌变率越高。

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绝大多数的结直肠息肉是无症状的,当结直肠息肉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如息肉逐渐增大而致部分阻塞肠腔,溃破出血,感染等时,要警惕息肉癌变的可能性。患者应尽早做结肠镜检查排除相关恶性疾病的可能,以免延误病情。

2.为什么会生息肉?与哪些因素相关?

       具体相关诱发因素,现代医学研究并未给出具体的解释。但与诸多因素相关。

       1.研究认为与遗传、种族等息肉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2.与年龄相关,约90%病例于50岁后发生,男性多于女性;

       3.饮食与环境因素可能在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高脂肪摄入、红肉比例高、低纤维饮食、吸烟、饮酒、肥胖等生活方式可能是发生结直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3.如何诊断?

虽然肠息肉有癌变的可能,但早发现、早治疗对愈后有很重要的意义。及时打断息肉转变为恶性肿瘤的进程。那临床上如何进行肠息肉的筛查呢?

       1.粪便隐血实验是最为简便的一种筛查办法,但假阳性率较高;

       2.钡剂灌肠检查曾经是低位胃肠疾病诊断主要方法,但阳性率较低,对于直径小于1.0 cm 的息肉更不易被发现。

       3.结肠镜检查是被认为是结直肠疾病筛检的金标准,并可以通过内镜下直接切除息肉。但由于该方式为一种侵入式的检查方法,部分病人耐受性较差,有肠道出血及穿孔的可能性。价格较其他检查项目稍昂贵,所以正常人群每隔十年进行一次检查最经济有效,而高危人群必须进行密切的检查及随访。

4.如何治疗?

随着电子结肠镜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之后,临床医师对结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有了质的飞跃,内镜下切除息肉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当然并非所有的息肉都可以在内镜下治疗,对于较大,息肉较多,内镜下操作风险性较大的患者,则需要选择其他方式手术治疗。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