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怎样才能让孩子避免染上网瘾?

发表于:2017年04月25日 访问人数:7253人

       有父母经常问:女儿今年10岁,自从家里买了电脑学会了上网后,现在经常在网上和同学聊天,我觉得她在网上待的时间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假期,写完了作业就开着电脑。我说了她好多次,但她总是说她又没耽误学习。她是不是有网瘾了?应该怎样纠正?

  在当今的中国,孩子有网瘾可能是父母最头疼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了。网瘾到底是不是病?该怎样治?由谁来治?这些问题困扰着无数父母,也困扰着全社会。

  英国心理学家指出:迷恋上网会削弱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网上无规则的信息爆炸,会对教育产生破坏的作用。新技术影响下的新一代学生,学习能力与上一代人相比有很大差距。他们的学习被动性很明显,钻研精神差,提问题的能力差。

  Blackmore博士认为:互联网的发明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它带来的影响未必全是积极的。孩子们在网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寥寥无几。此外,上网时间过多的孩子,只知道“接受”信息,却缺少分析、创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历时十年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日益成为少年儿童普遍的交往平台。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经常上网的少年儿童为20.4%,偶尔上网的为51.1%,合计达到71.5%,而从未上过网的仅为28.5%,较2005年(52.5%)下降24个百分点之多。

  经常和有时在网上“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到全体少年儿童的50.9%,经常和有时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全体少年儿童的7.7%。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在少年儿童交往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经常和有时在网上“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所占的比例,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再到初中逐渐上升,分别为24.3%、55.3%和72.8%。

  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现今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不正确引导,确实会有部分孩子上网成瘾,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尤其应该引起父母注意的是:家庭关系不和谐,或者是家庭结构残缺的青少年更可能发展为网瘾。因此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学会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过于宽松的教养使孩子缺乏监管,但过于严厉的教养又可能导致孩子的逆反。

  不少专家认为,父母的过度管制、干涉,也是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父母对网络的过度管制,反而使孩子产主逆反心理。一些网瘾青少年之前与父母的关系就比较恶劣,特别是沉迷于网络之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恶化,但是父母只是一味指责或更加严厉地管教,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却没有任何改善。

   结果显示,父亲对自己的控制支配权很强和缺乏感情的孩子,长大后与其他人相处时会存在困难,也更有可能沉溺于网络;母亲对其关心不够的孩子,长大后更为悲观,这也导致了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更多的安慰。

   所以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尝试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做朋友,与孩子共同健康成长。在网瘾青少年中,有不少高智商或从前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但他们的父母往往对他们的要求更高。过大的压力使孩子不堪重负,于是他们就会寻找一切机会逃避这种“爱”,甚至完全放弃学习。

  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孩子更容易依恋网络。网瘾青少年的父母只为孩子提供了丰裕的物质生活,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比如成就感、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他人关注等,致使孩子转向网络以逃避现实、寻求精神满足。

  要让孩子健康上网,父母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网络,并且能够在子女的上网活动中给予正确的引导。不少网瘾青少年的父母从未接触过网络,也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在网上干什么,但就是一味地排斥孩子上网。父母应该引导青少年积极地利用网络,而不是一味地拒绝,其前提就是父母对网络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学会科学合理地上网。

  我们对教育孩子的建议:

  1、注重疏导,对待孩子上网,疏比堵要好。

  其实,上网并不全是坏事,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尤其是在城市里,不让孩子上网是不可取的。但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年龄较小的孩子在网上主要是玩游戏;年龄较大的孩子则主要是聊天,寻找心灵的伙伴。

  2、对孩子上网时间做出一定的限制,以免孩子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另外,父母们应做到让孩子安全上网。比如,在计算机里安装过滤程序或者“防火墙”,以屏蔽黄色网站;父母应掌握相应的电脑知识,熟悉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中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把电脑放在公共区域比如客厅,而不要放在卧室里。

  3、父母应以上网为契机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

  要根本杜绝迷恋网络对孩子的影响,主要应该依靠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育。适当收集一些关于网瘾之害的新闻、事例作为反面教材给孩子阅读。由于孩子自控力差,父母可以采用倒计时方法提醒孩子:“8点整就结束了。现在离8点还有15分钟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