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药物治疗精神障碍总消费远超过手术治疗费用

发表于:2017年01月17日 访问人数:9103人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起病于16-30岁。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部分患者精神残疾,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在整个疾病治疗周期里,患者所需的有形费用和无形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药费。人群终身患病率为1%左右,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因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剂量不同,药物服用数量及次数都因人而异,还有进口药与国产药的区别,患者每月的医药费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十几年、几十年累计支出是一笔不菲的资金。

  按照每月平均500元药费计算,一年用药费用在6000元,十年药费为60000余元,其中不包括住院费、检查费、物理理疗等费用。长期服用药物对身体的二次伤害可想而知。

  二、患者社会功能的丧失。成年后的患者基本失去工作机会,不能就业,无法为家庭带来任何收入,反而要家人陪同照顾以免惹事生非,减少了两份甚至三份家庭收入来源,因病致贫致困现象屡见不鲜。

  三、带来伤人毁物行为。患者在发病时行为不受控制,因病所致的肇事肇祸行为,有时会导致严重后果,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亲属在后面收拾“烂摊子”,赔偿受损方的经济损失。

  四、不可避免的病耻感。现在人们对“精神分裂症”不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往往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患者及其亲属,使患者及家庭背负巨大心理负担或病耻感。亲属总会感觉家里有“累赘”,而在人前低人一等。

  五、复发病情增加治疗难度。患者往往没有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服药,因此病情容易复发,增加了住院次数,一次住院费用大概在五千元左右,但病情改善有限,特别是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对药物的治疗变得不敏感,增加自伤或自杀风险,加重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在治疗精神障碍路途中,如病史较短,药物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或住院治疗方式控制病情。但病情超过3年以上,内科足量、足程用药效果不佳,并伴随伤人毁物、自杀等行为的患者,建议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

  中国150万患者适合手术治疗

  因此,只要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生活几乎都不会好过,都有一部属于他们的辛酸血泪史,其生活状况惨不忍睹,能存活已是最大的幸运,一些患者家庭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生活质量荡然无存,品质生活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奢侈的梦想。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特殊性,即使经过规律的药物治疗,仍有20-30%的患者发展成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需要通过精神外科手术改善症状。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医学的不断进步,目前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朝着精准、微创方向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和功能外科的手术计划系统的兴起,提高了手术定位准确性(误差不超过0.1mm),增加了安全性,保证了手术效果。2016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功能神经外科学术大会中对精神外科的发展提出发展议程,总结近10余年全国12000例难治性精神障碍患者术后疗效平均有效率为88%,中国适合手术病人150万人。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术后患者所需要费用主要是两项,一是手术所需的医疗费用,但是相关费用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二是手术后1至2年的少量医药费用,大概是常规用量的1/3左右,以防止出现撤药综合症或副反应。更重要的是术后患者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不再需要亲属照顾,甚至能够重新找到工作上班,顺利回归社会,家庭重拾欢声笑语,这才是全体精神外科医务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后较手术前相比,能够拧紧医药费支出的“水笼头”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患者术后找回了自信,融入回归社会重新树立人生的追求,不再是亲属的“负担”,这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回来的宝贵财富。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功能神经科专家团队共实施2300余例精神外科手术,占手术全国总量的19%左右,通过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下神经调控术手术总有效率达94.5%。

  神经调控技术成为精神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手术成功实现了“解锁”的目标,重获人生尊严。

  文章来源于: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