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多和病人沟通几分钟吧

发表于:2016年12月17日 访问人数:8627人

       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特鲁多医生,但他的墓志铭却久久流传于人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中文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常常、总是,像三个阶梯,一步步升华出三种为医的境界。

       可是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的缺乏,医生工作繁忙,医患比例不合理,形成了只看病不看人的现状。所以,实际情况大多是:总是去治疗;很少,去帮助;更少,去安慰。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往往较少和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即便在手术谈话时,有些医生因不善于使用非医学的通俗语言来交流,导致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一知半解。加上有些患者面对我们这些手术的专家,甚至住院期间难找到我们,有一种惧怕或者敬畏的心理,因此不予详细的咨询。

       我们在沟通病情时,或查房时,多和患者或家属讲几分钟,多面带笑容,以亲近、和蔼的口吻说话,或者以轻松的语气来谈病情,或者在常规的查体外多些肢体接触,比如握手,会对病人和家属的心理产生很不一样的感觉,会大大的加深患者的信任感和亲切感。这样,才能达到总是去安慰的效果。

       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经历人生中难以忘怀的恐惧、担心、焦虑。在国外的医疗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医生病人相互拥抱,握手触膝长谈,我们的文化达不到这种距离。但是我们也应该多考虑一下病人的心理,多和病人交流几分钟吧,不仅仅去治愈,更多的去帮助和安慰。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