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太田痣、太田君,一路走好!

发表于:2016年12月16日 访问人数:9395人

地球上出现人类,差不多二三百万年的历史,那时候我们的先祖脸上长不长胎记?我无从知晓(因为没得文字记载、照片视频,口口相传之人的荒冢也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有一点我深信不疑:太田痣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疾病。

水浒传中的好汉杨志,绰号青面兽,得的也应该是这个病(杨志的后人,对这个诊断是否有疑议?有的话记得@我)。

杨志_副本.jpg

1939年日本医生太田正雄首先公开描述了这种皮肤色素疾病,并以此命名,太田痣就此定名(原来是个日本人名,日本人真可以啊,毫不避讳!其实,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了这个病,给它取名叫青记脸,但还是被岛国人抢了先在工商总局注了册)。

都说这个病是遗传的,可有家族聚集倾向的只占少数,绝大部分的患者并没有遗传背景。所以,患病的青年男女不要顾虑太多,该生娃生娃,该哺乳哺乳。

太田痣2.jpg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是由于胚胎时期神经嵴的黑素细胞未能向表皮正常移行,滞留于真皮所致。我们知道,黑素细胞的功能是帮助我们抵抗外界的紫外线伤害的,就如同皮肤上的遮阳伞一样,所以一定会在皮肤的表面——表皮层发挥作用,不应该在深面的真皮层出现,一在真皮出现就是病态。

本病好发于青春期,所以雌激素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刺激因素,其他刺激因素还包括感染、外伤及紫外线照射。

太田痣1_副本.png

先天与后天发病率基本相当,女性多发(好多的漂亮女孩都被这个病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不能挣脱),男女患者比例为1:4.8。

皮肤损害多于出生时或者青春期出现于面部,好发于单侧三叉神经(主要是第1、2分支)分布区皮肤,并常波及同侧巩膜等组织。临床上以眼周围及面部皮肤褐青色斑片为特征,故又称眼上腭褐青色痣、眼皮肤黑素细胞增多症。一般是单侧发病,偶有双侧。

三叉神经.jpg三叉神经1.jpg

太田痣6_副本.jpg

有学者根据损害出现的时间、部位、面积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方便了科研,对临床治疗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暂且不表。

但是胎记的颜色对我们却有很大的价值。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浅层,临床多呈黄色、褐色、黑色;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深层,临床多呈青色、紫色、蓝色。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就会有所选择,浅层的就用694、755,深层的就用1064。

治疗一般3~6个月给一次,经过5~8次的治疗,绝大部分患者会收到比较大的改善,极个别的可能会超过10次,甚至更多。

太田痣3.jpg

治疗的原理是色素在极其短的时间内,吸收了极其大的激光热能,迅速升温的色素膨胀了、崩解了,碎了一地(热胀冷缩嘛),这些碎片逐渐被人体的吞噬细胞(搬运工)吞噬转运到体外,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治疗间隔才会3~6个月那么长。巩膜上的色斑到发稿时还没有出现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

原理_副本.jpg

难治的疾病总是有很多的治疗尝试,但Q开光激光一出现,横扫千军如卷席,冷冻治疗、化学剥脱、激光磨削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产生凹陷性瘢痕)和色沉(肤色加深)、色减(出现白斑,可恢复)、色脱(出现白斑,不可恢复)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所以治疗后的恰当护理,经治医生的密切观察,参数及疗程的合理设定非常的重要。

皮秒及飞秒激光的出现可能会将本病的治疗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所以我找不到一星半点悲伤的理由,你更应该轻松地去面对,不要羞怯、不要遮掩,勇敢地抬起头来,大步向前拥抱每一分、每一秒的美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为害N年、恶贯满盈的太田痣、太田君,一路走好!

太田痣7.jpg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