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肝癌又称继发性肝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脏血供丰富,人体全身的恶性肿瘤都可随血液、淋巴液转移至肝脏,或直接浸润,形成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以继发于消化道肿瘤的最多,如结直肠癌、胃癌等。继发于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也多见。继发性肝癌临床表现一般以原发脏器癌症的表现和症状为主,患者可有乏力、厌食、多汗、发热、体重下降等表现,肝功能检查多正常,原发肿瘤相关的血清肿瘤标记物常明显增高,B超、CT或MRI检查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
转移性肝癌的诊断除临床表现、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外,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转移性肝癌CT平扫一般呈多发散在结节状低密度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界清楚锐利或模糊不清。部分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的密度相差不大而呈等密度不易检出。转移性肝癌的增强CT扫描表现一般与肿瘤的血管丰富程度有关,表现多样,以门脉期扫描检出率最高,动脉期次之,平扫最低。依照增强后的不同结果可有不同的表现:
①转移性肝癌多数为少血供的,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周围环形强化,称为“牛眼”征或“环靶”征,是消化系统来源恶性肿瘤在肝内转移灶的典型表现。“牛眼”征或“环靶”征病灶是由于病灶中央为低密度、边缘强化,最外层密度又低于肝实质所形成。肺癌、胃肠道癌、胰腺癌及多数乳腺癌多为乏血供病灶。
②原发灶来自于肾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以及类癌、肉瘤和黑色素瘤等转移性肝癌病例,多为富血供病变,动脉期可有明显强化,至门静脉期造影剂基本退出,类似于原发性肝癌的CT增强扫描表现。所以部分单发肝转移瘤与原发性肝癌较难鉴别,需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③血供中等的转移瘤在增强后可有轻度的强化,密度不均匀,边界欠清。
④少数转移性肝癌增强后变为等密度,使病灶检出困难。
转移性肝癌的MRI表现也与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特性有关。MRI平扫在T1WI和T2WI上的信号变化多种多样,边界不规则但清晰,呈圆形或卵圆形,常为多发,也可为单发。增强后强化方式则与肿瘤血供丰富程度相关,表现与增强CT扫描类似。
鉴别诊断
⑴肝细胞性肝癌:肝细胞性肝癌是中国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灶多为单发,在肝动脉期扫描时病灶明显强化,而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时病灶密度下降,呈“快进快出”特点,典型病例不难鉴别。少数少血供肝癌,强化不明显,需要鉴别。可根据有无肝炎肝硬化病史及AFP升高,并结合临床病史、体征等,一般可做出明确诊断。
⑵胆管细胞癌:肿瘤内含有丰富的纤维间质,多数平扫为边界不清或较清低密度病灶,动脉期强化不明显,以边缘轻、中度强化为主,静脉期和延迟期可有延迟强化,呈“慢进慢出”表现。胆管细胞癌可伴有胆管扩张,可伴有肝内胆管结石。多伴有CA199升高。多为单发病灶,以此可以鉴别。
⑶肝脓肿:可有发热,右上腹痛,白细胞升高等临床表现,慢性肝脓肿以中央液化坏死为主,周边有完整包膜,增强后呈环形强化,外周有低密度水肿带。CT上常可见到肝内病灶有典型的“环征”,中心液化坏死区无强化,脓肿壁有强化。病灶也可以是多房的,其分隔可有强化。肝脓肿的环状强化范围较大,强化更明显,且持续时间长,较大病灶往往可见较多强化明显的分隔,部分病灶内可见气体,而且患者临床上有高热、肝区疼痛的病史。在T2加权图像上,急性肝脓肿周围可见广泛水肿,呈大片较高信号区,可以鉴别。
⑷有些转移性肝癌病灶平扫呈囊性改变,需与肝多发囊肿进行鉴别。囊性转移瘤形态较肝多发囊肿不规则,壁更厚,增强可见轻度的环形强化,较大的病灶形态可呈分叶状,可见不完全分隔,且分隔可见轻度强化,而肝囊肿形态规则、壁薄,边界清晰、锐利,增强无强化。据此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