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主要是胃癌及结直肠癌在我国是高发癌肿,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虽然目前治疗手段(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及水平越来越高,治愈率也不断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不能痊愈,尤其是发现就是中晚期患者。癌肿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呢?
我们先大概了解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说实话,目前世界的科技水平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确切发病机制,尽管目前检查水平已到基因检测地步。总体来说,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首先说遗传因素。肿瘤的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就是基因遗传倾向。这种遗传因素,不像有些遗传病,父辈患病子女一定患病,只是子女患病的风险比普通人要高。胃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2~3倍。比较著名的如拿破仑家族,他的祖父、父亲以及三个妹妹都因胃癌去世,整个家族包括他本人在内共有7人患了胃癌。癌症的家族遗传现象,目前认为可能由染色体畸变引起,这种染色体畸变有时会遗传给后代,但这种遗传并不是直接的癌症遗传,而是个体易发生癌症的倾向。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有缺陷时,可增加对胃癌的易感性,不能及时把突变细胞消灭在萌芽阶段,导致胃癌发生。
这也就是说,遗传因素,先天性的,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那么,如果家族里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罹患胃癌或肠癌,那么自己就小心些,越近的亲人,越要注意。一旦有消化道不适,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必要时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这是早期发现的最关键一环。
再说环境因素。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越来越糟糕,大气污染、饮食饮水污染、农药化肥的广泛应用、激素抗生素的滥用,直接导致各种癌肿的高发。我们现在的周边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胃癌的高危因素:
1.高盐饮食:高浓度的盐可损伤胃黏膜,导致胃壁细胞的萎缩和脱落,增加对致癌物的易感性;另外,高盐饮食可能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风险, 而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
2.N-亚硝基化合物(NOC)在自然界广泛存在,饮食及饮水是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类的主要暴露途径。目前很多肉制品中含有亚硝酸盐添加剂。
3.烟熏、烧烤、油炸类食物:烟熏、烧烤、油炸类等食物在加工过程中易形成苯并芘(BaP)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而BaP是一种致癌作用很强的间接致癌物。烟熏、烧烤、油炸类食物与胃癌的关系也有不少的研究,多数研究均显示:烟熏、烧烤、油炸类食物能增加胃癌的危险性。
4.霉变食物:胃癌的发生率在全球尤其是西方国家呈现下降趋势,和冰箱的普及导致食物霉变的概率降低有关。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杂色曲霉等致癌物,经常食用霉变食物的地区往往胃癌高发。胃癌高发地区河北赞皇县玉米面中检出了黄曲霉B2和杂色曲霉。
5.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有感染,尽可能根除。但很容易再次感染,尽量不共用餐具。
胃癌的保护性饮食:新鲜蔬菜、水果,牛奶及豆制品。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1.高脂、高蛋白饮食 ;
2.蔬菜、水果、谷类与纤维素:大多数已发表的研究显示,大量摄入蔬菜和水果与结肠癌的低危险性有关,或认为蔬菜和水果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起保护剂作用;
3.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钙和硒是大肠癌中研究较多的2种微量元素。钙离子可与脂质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抑制脂肪酸和胆酸,对肠道上皮起保护作用。硒可改变癌原代谢,抑制细胞增殖。近期有研究表明,高镁摄入可能降低女性结肠癌发病危险。Aaron R.Folsom等对美国爱荷华州的35196名女性进行了食物问卷调查以评估镁的摄入情况,结果发现高镁的摄入对于直肠癌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是明显降低结肠癌发病风险(P=0.04)。高镁摄入的女性比低镁摄入的女性患结肠癌的比率减少23%。维生素A、C、E可使腺瘤病人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为正常。美国对32000多名年龄为30~55岁的妇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血液中维生素B6含量最高的女性,其患结肠癌的危险比含量最低的女性低44%;从食物或补充剂中获取最多维生素B6的女性中,发展成结肠癌的可能性不到49%。
另外,肥胖,长期便秘,慢性结肠炎,缺乏锻炼等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
因此,在环境因素尤其饮食、生活方式方面,我们可以有很大可能去避免肿瘤的发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锻炼身体,可以降低罹患消化道肿瘤的发生风险。
小结:对于有家族史和既往消化道疾病史,比如有结直肠息肉切除术、胃溃疡胃部分切除、慢性胃溃疡、Barret食管炎病史,要定期大便潜血和胃肠镜,如果第一次检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以后可每隔两三年检查一次。肠癌从一个正常的组织变成息肉再变成癌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如果发现息肉把它切掉以后,就不会发生癌症。
还有一点,对于没有家族史的普通人,如果有消化道不适,最好及时就诊。现在散发的消化道肿瘤也越来越多。另外,定期的健康体检就可以早期发现肿瘤。消化道肿瘤总体来说,性质比较温和,早中期患者,目前绝大数都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