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如何诊断?

发表于:2016年11月10日 访问人数:8495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累及肝内小胆管,造成胆汁淤积,引起肝脏炎症反应,任其发展,最终会演变为肝硬化。临床经验发现,越早期明确诊断,越早进行治疗,应答效果越好。所以说明确诊断十分关键。  

       根据2015年发布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共识,符合下列三个标准中的两项则可诊断PBC:(1)反映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如碱性磷酸酶(ALP)升高;(2) AMA(抗线粒体抗体)或AMA-M2阳性;(3)血清AMA/AMA-M2阴性,但肝穿刺病理符合PBC。  

       如果是典型的患者诊断无困难,病因不明的ALP和/或GGT升高,建议常规检测AMA或AMA-M2,如果为阴性,此时就要进行肝穿刺,通过病理来诊断,而有些人会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肝穿刺,给接下来的治疗造成困惑,可能会延误病情。  

       随着技术的进步,肝穿刺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目前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更为安全。如果因为不能早期明确诊断,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带来的后果(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才是更可怕的。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