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用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会得癌
一度曾有报道,用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有一定风险,会导致女性患癌。目前医学界已达成共识,对同时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半年内查一次子宫、乳腺和卵巢有无病变。雌激素的使用原则是低剂量、短期,主要目的为改善更年期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假如该骨质疏松患者无更年期症状,那就不主张补充雌激素。
误区二: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中国人有句老话:“吃什么补什么。”很多骨质疏松患者认为补钙首选骨头汤,为反驳这个观点,有人做了个试验:用5公斤猪骨头加上5公斤水,在高压锅里熬10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而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达到200多毫克,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另外,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的治疗重要的是学会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和含脂肪多的食品,注重摄入一些富含钙量较多的食物,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误区三: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特有现象,与年轻人无关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无论男女,如果骨骼健康生长,骨骼最强健的时期是20-40岁,也就是说该时期骨骼达到了最高的骨量和最好的质量,骨骼是否能达到最好状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而一旦过了40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速度,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随着年龄渐渐增大,患骨质疏松或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所以,50岁以上的女性,有半数会在有生之年发生一次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骨折。然后,骨质疏松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这个老年病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享用一生”的口号变成现实。
误区四:骨质疏松症患者要卧床休息
其实,运动时,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可明显恢复,肌肉的收缩和扩张对骨骼有刺激作用,可以促进骨形成,减少骨量的流失,这会减慢骨质疏松的进展。因此,骨质疏松者最好在户外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散步等。
误区五:防治骨质疏松补钙越多越好
钙是保持骨骼强壮的关键物质,但并非惟一所需。防治骨质疏松的原则和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防止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缓解或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及不适感。针对骨质疏松者骨钙丢失的情况,患者可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钙制剂,在医生指导下,按照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以弥补丢失的钙,但绝不是补得越多越好。最好每晚睡觉前服用1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防止因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素的过度分泌,造成骨骼分解和骨吸收过程的加快。如果在服用钙剂的同时加服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更好。除此以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膳食、合理营养、适度运动、常晒太阳同样重要,而且是药物无法替代的。
误区六:盲目相信广告
现在许多城市出售钙制品的商店,为了促销而专门备有检测骨密度的仪器,大肆宣传,免费测试。因此许多人图方便赶去测量,其结果几乎人人都缺钙,老年人更是人人都是骨质疏松。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确诊骨质疏松症或缺钙与否,不能通过一项检查就能决定,事实上,这些场所摆放的大多是“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这种测试并不准确,只能测人体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骨质疏松的主要危害在于腰椎和髋部。而且,许多场所检测人员并非正规医务人员。
有广告说,补钙产品卖得越贵,含钙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补钙品宣称“沉积好、吸收快”,有的宣称“颗粒小”,甚至推出了“原子钙”、“纳米钙”,让人们觉得钙越细小越易吸收。实际上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和钙产品的颗粒大小无关,而且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误区七:骨质疏松属于退行性疾病,无法防范
常听人说,骨质疏松是老年病,是机体老化的结果,人皆有之,对此只能听天由命。的确,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并不是说人人“在劫难逃”。一般而言,从年轻时就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运动、保持合适体重的人,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较低,或将最大限度地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病年龄,病患即便出现,症状也较轻,且发展的速度较慢。
误区八: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就无法增加骨密度,只能延缓其流失
诊断骨质疏松的客观依据是骨密度下降,那么是不是骨密度下降后就无法再增加了呢?根据临床所见,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合理治疗一年后,复查显示骨密度上升,说明治疗并非只是延缓骨质的流失,而是使骨质流失停止,同时可以改善骨骼质量,是治本的。
误区九: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有的老年患者,在骨质疏松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时候,也不到医院进行诊治,影响了生活质量,更耽误了治疗的时机,最重要的是,还有可能因此而致命。
骨质疏松是因为老年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各脏器功能的减退,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量不断丢失所致。选择合理治疗,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补充基础上,予降钙素、双膦酸盐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治疗,不仅可以延缓骨量的丢失,而且预防骨折的发生。可以说,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无论何时均可显效。对于那些已有腰酸背痛等症状的患者,治疗能显著缓解症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特别对于一些已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或其他部位骨折的病人,更需要就诊,目前有很多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疼痛,同时预防再次发生骨折。当然,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应接受正规治疗。
误区十: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许多老年朋友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疼不痒的,就不会患骨质疏松症,实际上,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盲目拖延时间,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对于绝经前期妇女(45岁左右)和50岁左右男性,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此外,特别要提醒大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骨质疏松症并非都是原发性的,它可以由其他疾病引起,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血液病等,这些疾病起病常常很隐匿,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后果严重,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可以为争取到最佳治疗而赢得宝贵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