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诊因为各种感染而入院的肝硬化患者。许多肝硬化患者因食管胃静脉曲张需急诊或择期行内镜下治疗(硬化、套扎或组织胶治疗),内镜下治疗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并加重原有感染。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频率高、病情重,并且容易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甚至造成死亡。据有关资料统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使病死率增加了3.75倍,1个月和1年的病死率分别达30%和63%。一旦发生感染,对肝硬化患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然而,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此并未有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病情急速恶化,危及生命。
1.为什么肝硬化患者容易发生感染
肝硬化患者易并发感染主要考虑有以下因素:第一,肝硬化后患者肝功能受损,肝脏合成的先天性免疫分子,如补体、分泌型模式识别受体等减少,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出现免疫功能缺陷。第二,门静脉高压导致肠道粘膜屏障受损、肠壁通透性增加,肠腔内细菌通过淋巴或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同时,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腹水是细菌生长的良好环境,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门-体侧支循环开放,出现静脉曲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会导致肠道菌群易位,发生感染。另外,肝硬化患者晚期出现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减退,导致循环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T细胞、B细胞减少以及肝脏kuffer细胞吞噬功能减退,均会导致患者抗感染能力降低。
2.感染会引起那些严重后果
肝硬化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4-5倍,后果更为严重。感染往往是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主要诱因。除此之外,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后还会产生哪些严重的后果呢?首先,感染会诱发机体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除了加重肝脏本身的损害,还会引起其他脏器损害。
最常见的为脑功能损害,感染是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发因素,目前认为,体内存在感染时,大脑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会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另外,感染时机体分解代谢加强,组织产氨增多,出现恶性循环。
肝硬化患者因为严重门脉高压,内脏高动力循环,引起肾脏血流减少,肾皮质灌注不足,发生肝肾综合征。感染时产生的炎性介质增加,刺激内皮细胞产生NO,舒张内脏血管,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从而诱发肝肾综合征。另一方面,感染产生的这些炎性介质本身具有强烈的收缩肾血管的作用,使肾脏灌注严重不足。
3.如何预防感染的发生
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反复住院、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的一个常见原因。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避免感染的发生对稳定病情、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居室通风换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着凉、不洁饮食,减少外出就餐。另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肝硬化病人,尤其是失代偿期病人应定期进行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筛查、监测,积极预防曲张静脉出血。对于住院病人,应加强消毒隔离,减少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对于需行手术或者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应警惕围手术期感染。因急性出血入院患者,则应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肝硬化患者感染的治疗
多数肝硬化患者病情重,机体反应能力差,感染早期症状和过程隐匿。及早识别、诊断感染对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较多研究认为C反应蛋白(CRP)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有文献报道,当肝硬化患者CRP>10 ng/ml提示存在隐匿性细菌感染和(或)持久细菌易位相关SIRS。
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感染治疗的关键。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其次是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以及尿路感染等。在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出来前,经验性治疗应根据感染的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感染源不同针对性选择抗生素。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社区获得性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疗上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首选。近年来,由于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院内感染中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增大。药物选择应考虑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及复方新诺明。另外,要警惕患者继发真菌感染,及早做病原体培养,以药敏试验做指导,足量、足疗程、静脉联合用药,注意患者菌群变化,防止二重感染的发生。
此外,白蛋白输注在肝硬化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亦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肝硬化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是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有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静脉输注白蛋白可降低肾衰竭的发生风险,降低肝硬化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补充白蛋白可以帮助机体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缓解肾脏灌注不足;并且可以减少腹水生成以及利尿剂的使用。将其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感染是肝硬化病情进展的催化剂,反复感染使患者发生器官衰竭及死亡的风险大大升高。因此,积极预防、及早识别诊断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