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退休干部,男,63岁。
个性内向,偶有失眠,3年前退休后很少与老同事来往,常呆在家里带小孩。
两年前开始失眠加重,胃口较差,出现胸闷,每次发作20分钟左右,到某市级医院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两条血管略狭窄,支架可放可不放,鉴于患者自我感觉较差,觉胸闷严重,就放了两个支架。
支架置入后起初尚好,出院后又觉胸闷。
再到原来就诊医生处复诊,医生也觉奇怪。
开始担心是医生水平不好,拿着放入支架前后的造影片子到邵逸夫、浙二等医院找专家看,对医生的解释都不满意,在考虑是不是医生放支架时操作失误。
因失眠到我院门诊,带来两个袋子,一个袋子是半尺厚的检查报告、住院记录等;另一个袋子装的是各医院开来的药物。
进诊室时走路步步生风,声若洪钟,完全不像有冠心病的人。
看这个患者,我整整花了一个小时,看完了所有的病历记录,听他讲完了所有的诊断、治疗过程,看他展示了所有的药物。最后告诉他:你的疾病特点,就是检查结果和自身体会不成比例,每次就诊用药的效果只维持3天,之后效果就差了,这恰恰是焦虑障碍的特点。
服用抗焦虑药物后, 躯体不适和睡眠很快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