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居全球肿瘤死亡原因第二位。不同人种、性别、年龄、区域间的发 病率明显不同,男性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女性。任何年龄都可发生,40~60岁多见,其中6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我国发病率较高,其中以青海、甘肃、宁夏及东北地区高发。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胃癌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进行性发展的 过程。
1.环境与饮食因素从高发区向低发区移民,第二、三代移民胃癌发生率下降到与当地居民相似,提示环境和饮食因素与胃癌 有关。饮食因素包括不合理的膳食结构、高盐饮食及不良饮食行为等。
①腌、晒、盐、渍食物含有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致癌物 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
②熏、烤、煎、炸食品中强致癌物多环芳烃类物质含量较高,喜烫食与摄人干硬食品可以使胃黏膜长期受损。
③酗酒损伤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乙醇可促进致癌物的吸收。
④烟中含N-亚硝基化合物、促进内源性N-亚硝基化合物形成的一氧化氮(NO)、环状结构的酚类、醛类、酮类等致癌和促癌化学物质。
⑤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能使胃癌发病率显著降低。
2.幽门螺杆菌已被WHO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物。致癌因素有: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的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上 皮细胞增殖加速,并可上调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 达;幽门螺杆菌感染能促使亚硝酸类致癌代谢物形成等。
3.遗传因素胃癌有家族聚集现象,家族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3倍。
4.癌前期变化可分为癌前期状态和癌前期病变,前者是临床概念,后者是病理学概念。
①癌前期状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一般术后10~20 年)、良性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巨大皱襞症和恶性贫血。
②癌前期病变:包括异型增生和肠化生。
【分类和分型】
1. 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 制定了新的胃癌TNM分期系统。
①原发肿瘤(T)分期
T1:浸润至黏膜或黏膜下层;
T2:浸润至肌层或浆膜下层;
T3:穿透浆膜层,但未累及邻近器官;
T4 :侵及邻近的结构或经腔内扩展至十二指肠或食管。
②淋巴结转移(N)分期
N0:无淋巴结转移;
N1:有1~6个淋巴结发生转移;
N2:有7~15个淋巴结发生转移;
N3:有超过15个淋巴结发生转移。
③远处转移(M)分期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胃癌大体上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
①早期胃癌:不论范围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病变仅限于黏 膜及黏膜下层。
Ⅰ型:隆起型,局部黏膜向腔内隆起>5mm,表面不平呈结节 状,质硬易出血,此型少见,约占15%。
Ⅱ型:平坦型,最常见,约占75%。可分为Ⅱa、Ⅱb、Ⅱc型。
Ⅲ型:凹陷型,有明显黏膜溃疡,表面有出血,附白苔,边缘可 见黏膜皱襞中断、融合或变形呈杵状。癌组织多在溃疡边缘,凹陷 比Ⅱc深,但不超过黏膜下层,此型约占10%。
②进展期胃癌:指胃癌组织侵犯到黏膜下层范围之外。
Ⅰ型蕈伞型:肿瘤为边缘较清晰向腔内隆起的肿块,呈菜花、 结节巨块或息肉状,可有浅溃疡。
Ⅰ型溃疡型:肿瘤为深溃疡,边缘组织如围堤状隆起,与正常 组织境界清晰。
Ⅲ型溃疡浸润型:溃疡的边缘不清晰,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Ⅳ型弥漫浸润型:又称皮革胃,肿瘤组织在黏膜下扩展,侵犯 各层,范围广,胃腔缩小,胃壁厚而僵硬,黏膜可有充血而无溃疡。
【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早期症状隐匿,无特异性,有腹胀不适、嗳气、纳 差、消化不良等表现。进展期胃癌有以下症状:
①上腹疼痛:开始为间歇性隐痛,随之渐重且持久。疼痛能忍 受,但不易缓解或短时间内缓解后又出现。极少数患者癌性溃疡 穿孔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
②上腹部饱胀不适:通常无明显诱因,伴反酸、嗳气和消化不 良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
③发热、乏力、食欲缺乏、进行性消瘦,晚期呈现恶病质。
④呕血、黑粪或粪便隐血阳性。
⑤癌肿扩散转移引起的症状,如腹水、肝大肝大、黄疸等症状。
2.体征
①早期胃癌可无任何体征,中晚期胃癌上腹压痛最常见。1/3 患者可扪及上腹部肿块,质坚而不规则,可有压痛。能否发现腹部 肿块,与癌肿的部位、大小及患者腹壁厚度有关,胃窦部癌可扪及 肿块者较多。
②其他体征:多由胃癌晚期或转移产生,如肝大、黄疸、腹水, 左锁骨上与左腋下淋巴结肿大,男性患者直肠指诊时于前列腺上 部可扪及坚硬肿块,女性患者阴道检查时可扪及肿物。
③少见的体征:皮肤、(腹)白线处结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晚 期可发热,多呈恶病质。此外,胃癌的伴癌综合征包括血栓性静脉
炎、黑棘病和皮肌炎,可表现相应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
1.胃癌的肿瘤标志物对病情进展、复发监测和预后评估有 一定帮助,但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有限。 粪便隐血持续阳性提示有胃肠道肿物。
2. X线钡剂造影可观察胃黏膜形态、胃壁轮廓和生理状态 下胃的蠕动排空;局部加压可清晰显示胃黏膜和胃壁。充盈缺损、 腔内龛影、环堤是胃癌的主要征象。但对小于黏膜皱襞宽度的病 变及病变边缘的细节难以显示,不利于鉴别诊断;对贲门区病变 亦显示不佳。
3. CT检查可表现为局灶性或节段性胃壁增厚,多不规则, 少为均匀增厚。胃癌向腔内、外膨胀性生长,形成不规则或分叶状 软组织肿块;表面粗糙,可见大小不一的龛影。同时多与胃壁增厚 并存等。CT仿真内镜有助于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4.内镜胃镜结合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手段。①早期胃癌的 镜下表现无特征性。除对隆起性、糜烂性、溃疡性和凹陷性病变要 仔细检查外,对早期胃癌的检查还应注意观察与周围黏膜不同的 黏膜区域。②进展期胃癌内镜表现为隆起型病变的直径较大,形 态不规则,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常伴溃疡、出血。溃疡形态不规则, 边缘模糊不清,基底覆污苔。
5.超声内镜可以准确地测定胃壁各层的厚度,因此可以用 来判断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还能了解淋巴结有无转移,可作为 CT检查的重要补充。
【诊断】
1.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内镜检查加活检以及X线钡剂造影。
2.对下列情况应及时行胃镜和活检,以明确诊断:①40岁以 上,特别是男性,近期出现消化不良、呕血或黑粪者;②良性胃溃疡 但胃酸缺乏者;③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④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 酸缺乏,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⑤胃溃疡经正规治疗2个月无效 者;⑥X线显示胃息肉大于2cm。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钡剂、胃镜检查有特征性表现结合活检可鉴别。
2.胃恶性淋巴瘤与胃平清肌肉瘤上腹痛可为两者的最常见症状。早期缺乏特异性,仅表现为消化不良,进展期表现为贫血, 消瘦及上腹部包块。鉴别诊断主要依靠CT和胃镜等。
3.胆石症和胆囊炎胆囊炎发作性右上腹钝痛,可向右肩部 放射,伴腹胀、恶心和嗳气,急性发作时可有阵发性绞痛、发热、黄 疸,B超及造影能够明确诊断。
4.慢性胰腺炎(CP)常为上腹部深部疼痛,具有穿透性,进 食后加重,夜间可发作。可放射至腰背部,反复发作。急性期可出 现黄疸,发热,血、尿淀粉酶升高,B超、CT有诊断价值。
5.胃癌转移病灶胃癌邻近脏器转移常需与胰腺、肝脏、胆 囊、横结肠等疾病鉴别;肝转移发现黄疸、腹水及肝大时,需与肝硬 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或其他脏器恶性肿瘤所致的腹水鉴别;腹腔 种植转移时直肠隐窝可触及肿块(Krukenberg瘤);妇科检查可触 及卵巢肿物;胃癌远处转移常引发相应脏器症状;肺转移出现呼吸 困难、咯血、胸痛;脑转移出现颅压增高等神经症状;少数患者首诊 以转移灶症状就诊,需提高警惕,在排除其他脏器疾患的同时,努 力寻找胃原发灶是关键。
【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为改善预后的关键。对黏膜内早期 胃癌,可考虑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进展期胃癌以根治性外科 手术为主,配合放疗、化疗及其他治疗方法。注意对症、支持治疗 以减轻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手术治疗只要患者情况允许又无远处转移都应尽可能根 治性切除。手术效果取决于胃癌的分期、浸润深度和扩散范围。 对无法通过手术根治的患者,姑息切除可缓解症状,姑息性切除应 使残留癌组织尽可能少,有幽门梗阻即使不能做姑息手术也可行 短路手术。
2.内镜下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腹腔镜下切除 术、内镜下激光治疗、内镜下微波治疗、内镜下光动力治疗等。早 期胃癌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内镜治疗不如手术可靠。
3.化疗是胃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化疗主要是通过 缩小原发灶,降低分期,提高根治切除的机会;术后化疗旨在清除 隐匿性微转移灶,防治复发;晚期化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早期胃癌且无转移的患者术后可不行化疗。
化疗药物有5-FU、丝裂霉素(MMC)、ADM、DDP等,多采用 2~3种药物的联合化疗。化疗方案包括LV/UFT方案、FAM方 案、ELF方案、FAP方案等。
①辅助性放化疗,均以5-FU/亚叶酸钙(5-FU/CF)方案为佳。 具体采用5-FU 425mg/ m2和CF 20mg/ m2,连续5d;随后进行放 疗,1个月后进行第2个疗程化疗。或者采用5-FU 400mg/m2和 CF 20mg/m2,连续治疗 5d。
②进展期胃癌的化疗,推荐以5-FU为基础的或DDP为基础 的联合化疗。具体包括:
FAM 方案:MMC 10mg/m2,第 1 天静脉注射;ADM20mg/ m2,第1、8天静脉注射;5-FU 300mg/m2,第2~6天静脉滴注。4 周后重复给药。
5-FU/CF 方案:5-FU 450mg/m2 和 CF 200mg/m2 均第 1 ~4 天静脉滴注,4周后重复给药。
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lg/m2 口服;奥沙利铂 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最多8个疗程、每个疗程21d、其中第 1~14天,每日2次。
PTX 75mg/m2静脉滴注3h,然后CF 200mg/m2静脉滴注 2h,后续5-FU 375mg/m2静脉推注,最后5-FU 2. 8g/m2静脉持续 滴注约48h。14d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
4.介入治疗主要有经导管胃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和胃动脉内 化疗栓塞。创伤相对小,可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直接杀死局部 癌细胞、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全身化疗药物的毒性。
5.其他疗法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对胃癌有一定疗效,但现在还不成熟。
【注意事项】
1.早期诊断和治疗胃癌是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治疗上要兼顾个体化与规范化,对晚期患者的治疗要强调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
2.胃癌根治术后腹膜转移和复发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浆膜层受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胃癌切除术后腹膜转移的 两个高风险因素,弥漫型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可能性高。静脉化 疗对预防术后腹膜复发无益。
3.胃癌的分期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分期偏低的胃癌有 可能通过扩大根治方案治愈;分期偏高的病例不应通过扩大手术方案来寻求根治,应争取采用以手术为主的临床综合性治疗,以期 能延长患者的术后远期生存期。
4.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要取决于染色胃镜和各种物质的黏膜下注射,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和穿孔。为预防并发症,充分的生理盐水 局部注射来确认有无病灶的隆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病灶不隆起, 说明浸润已超过黏膜下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必须中止。切除标本应常规送病理检查,并行每2mm间隔的连续切片,确定切除是 否完全及病变浸润深度。如果内镜切除标本经组织学证实有黏膜下层浸润,应行补救性的D2胃切除术(胃大部切除附加N1和N2 淋巴结清除术)。
5.腹膜种植是胃癌复发和降低根治手术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而腹腔化疗能有效杀死腹腔内游离和浆膜内转移的癌细胞,明显提高术后生存率,而且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小,费用低,适于腹腔微小种植性转移癌、癌性腹水、Ⅲ型和Ⅳ型胃癌。
6.早期胃癌应行超声内镜以判断癌浸润深度,以便确定胃癌合理的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除范围。
7.胃癌分为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3种,但以手术后最为准确。UICC也强调手术后分期(pTNM)是胃癌分期的金标准。 手术前分期主要依靠胃镜、超声、CT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