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均居高不下,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新发结肠癌,而大约50万人死于结肠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攀升,所以结肠癌的防治形式严峻。大部分结肠癌都经历正常-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肠癌的过程,一般需10-15年,如果在病变早期发现并切除,大大的可以降低结肠癌的不良预后,故结肠癌的早期发现及筛查意义重大。
鉴于上述现状,CT结肠成像、胶囊肠镜、血液DNA甲基化检测、粪便DNA甲基化检测等无创手段也不断被研究及验证。其中,血液DNA甲基化检测及粪便DNA检测是研究的热点,虽在临床前研究中证实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因价格昂贵,仍缺乏临床大规模应用的数据。
何种人应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呢?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的《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的《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①有便血、粘液便、腹痛等消化道症状;②曾有大肠癌病史者;③年龄在50-74岁;④曾患有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相关大肠癌癌前疾病;⑤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⑥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⑦有盆腔放疗史;⑧吸烟、饮食、肥胖等生活方式因素;⑨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