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进入尾声,一上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教授就在科室的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大家注意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每年三四月都是消化科门诊量和胃肠镜量最大的月份,所以三月开始,我们将增加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和胃镜室医生工作人次,尽一切可能做到来多少病人,无论门诊还是胃镜室都要克服困难及时解决。希望大家全力以赴,克服困难,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条微信像一枚炸弹,拉开了和春季胃肠道疾病作战的序幕。消化内科的医务人员纷纷表态,誓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打响这场与春季胃肠道疾病之间的战斗,医务人员蓄势待发,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么,咱们老百姓在这场“战斗”中要知道和注意些什么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春季胃肠道疾病高发的原因:
一、饮食因素: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聚餐增多,进餐无节制(次数增多、时间延长、进食量增大、特别是高盐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过多)、烟酒过度、熬夜打牌K歌等,都会导致胃肠道持续处于疲劳状态,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例如:暴饮暴食造成的胃肠功能紊乱,大量摄入油腻食物导致的胰腺炎、胆囊炎、消化不良等,可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打饱嗝等。
二、气候因素:乍暖还寒时节,早晚温差大,一旦受凉,也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另外春季气温回暖,细菌和病毒繁殖活跃,导致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不洁饮食会引起急性肠胃炎,表现为腹痛、腹泻等。
三、情绪因素:春季万物复苏,人的代谢也进入旺盛期,容易引起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的活动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无常,会扰乱人们的生理功能,影响人的情绪,中医认为“怒伤肝”,情绪波动也是对胃肠道以及肝胆脏器不利的因素。
战胜春季胃肠道疾病,咱们老百姓要做到:
一、管住嘴:为了保持健康,提倡日常作息规律,胃肠道也不例外,一日三餐宜定时定量。所以,春节期间要特别注意控制饮食,建议进餐时七八分饱较为宜,不要过饱。另外,日常可多摄入一些含纤维量较多的粗粮和新鲜瓜果蔬菜,有助于调节胃肠道功能。对于已经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尤其要根据自身情况严格控制饮食,比如胃病患者应避免摄入粗纤维和坚硬粗糙的食物以免损伤胃黏膜,胃溃疡患者要注意控制酒精摄入,胆囊炎或胆管炎患者要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等。
二、捂住春:俗语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春捂秋冻”。爱美人士按捺不住过早脱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给人体的消化系统来个突然袭击,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引发胃肠道疾病。另外进入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也会乘虚而入侵袭机体,引发胃肠型感冒等疾病。
三、守住心:由于情绪因素也能致病,所以,中医防病保健强调“恬惔虚无”、“精神内守”,达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方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所以,春季尤其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四、迈开腿:适当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是预防疾病的最佳途径。在一派春意盎然中,让腿带动全身都跟着动起来,对肠胃也是一种有益的锻炼。春节后开始上班上学,不少办公室白领和学生都会出现腹胀、打嗝等胃肠道不适,这和他们平时久坐不动、不注意锻炼有关。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走路上下班或上下学,既环保又达到锻炼的目的,同时在工作间歇或课间适当活动,休息日多迈开腿走进大自然,这些不适自然烟消云散。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教授提醒:年龄大、有基础疾病者,要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不宜剧烈运动。但不管男女老少,走路都是值得提倡的最佳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