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中国颈动脉狭窄的诊疗规范

发表于:2016年02月04日 访问人数:5717人

       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及纤维肌肉结构不良( fibromuscular dysplasia)等;其他病因如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闭锁、肿瘤、动脉或动脉周围炎、放疗后纤维化等较少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美国,约90%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在我国中青年患者中,大动脉炎也是比较常见的病因。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起始部及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在粥样斑块的基础上,可以产生附壁血栓和微栓子脱落;斑块内出血、纤维化和钙化引起狭窄进行性加重;血管壁溃疡、夹层及动脉瘤形成产生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颈动脉狭窄、闭塞及脑组织的缺血和梗死。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CEA曾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标准方法

一、临床表现

       颈动脉狭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和眼的缺血症状。病变累及大脑前循环供血动脉即颈总、颈内动脉者,可有头晕、头痛、晕厥、一过性黑矇、失明等症状;但其典型临床症状为短暂脑缺血(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即一过性肢体无力和麻木,以及短暂性偏瘫发作。病变累及大脑后循环即椎动脉者可出现椎基底动脉缺血表现,如眩晕、晕厥和恶心等。严重者可发生卒中即脑梗死。脑梗死根据累及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偏瘫、语言和听力障碍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也有部分患者仅表现脑白质缺血引发的功能性神经损害,如记忆力、计算能力或定向力减退以及嗜睡等。体检: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闻及颈动脉血管杂音,视网膜贫血等。

二、影像检查方法

       目前,颈动脉狭窄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 CFDS)、CTA、MRA、DSA和血管内超声(ⅣUS) 。除急诊患者以外,术前至少应进行以下两项影像检查以相互印证。

       1.CFDS:包括实时声像图检查、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检查和三维血管成像检查等,能准确提供病变范围、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管壁厚度及血流速度等信息。但是,CRDS诊断结果受操作者的经验及设备情况等影响较大,适用于可疑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筛查。

       2.CTA: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区分微细的密度对比度差异,在诊断血管壁钙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在管腔狭窄程度的判断上,与血管造影诊断的符合率仅为90%左右。

       3.MR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果与CTA相似,对钙化的显像和判断方面较CTA差。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上,MRA倾向于夸大病变,常无法区分严重狭窄和闭塞。与血管造影诊断的符合率与CTA类似,在90%左右。

       4.DSA:目前仍是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能准确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和范围,是制定治疗方案的最终依据。在DSA上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测量和分级方法参照北美颈动脉外科研究学会( NASCET)标准。即狭窄率=(1- A/B)×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年9月第44卷第9期Chin J Radiol,September 2010.Vol. 44.No.91 00qo(A:最狭窄处血管直径;B:狭窄远端正常颈内动脉直径)。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率0~ 29%),中度(狭窄率30%.69%)和重度(狭窄率70%~99%)

三、手术指征及技术要求

       1.无症状患者

       对于狭窄率>60%且<100%< span="">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可考虑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但须结合患者的合并症情况、预期寿命及其它个人因素进行严格的选择;还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其它可以治疗的中风原因。手术须由围手术期致残率和死亡率<3%< span="">的外科医生来实施。

       2.有症状患者

       对于6个月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脑卒中,且同侧颈动脉高度狭窄(70%-99%)的患者,建议由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6%的外科医师对其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近期发作过TIA或缺血性脑卒中,且同侧颈动脉中度狭窄(50%-69%)的患者,建议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实施CEA。这些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以及首发症状的严重程度。当狭窄程度<50%时,则不是CEA的手术指征。

       当有TIA或脑卒中发作史的患者具有CEA的手术指征时,建议应在2周内对其施行手术。

       对于有症状且颈动脉狭窄程度非常严重(>70%)的患者,其病变处于外科手术不可及的部位,或其临床状况会大大增加手术的危险性,或者存在其它一些特殊情况,如放射治疗诱发的再狭窄或CEA后再狭窄,这时应考虑采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CAS应由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6%的医生来实施。

       (二)手术禁忌证

       1.难控制的高血压。 血压高于24/15kPa(180/110mmHg)时不宜手术。因为严重持续性高血压,手术后易发生颅内出血、心肌梗塞、脑梗塞等。

       2.心肌梗塞后6个月以内者手术死亡率明显增加。心绞痛的发生影响心脏收缩,同样也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

       3.慢性肾衰、严重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

       4.特别肥胖、颈强直者,因其体位限制,手术暴露血管困难,易导致局部或全身并发症。

       5.大面积脑梗死。

       6.恶性肿瘤晚期。

       (三)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的控制

       1.高血压

       内膜剥脱术后血压控制不良会增加脑高灌注综合症的危险。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应严格监测并积极控制血压,尤其是先前有脑高灌注综合征的患者。对有脑高灌注综合征的患者,术后应该监测血压数天,有头痛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最少监测7天。

       2.吸烟

       吸烟可以使脑卒中的相对风险从1.5增加到2.2。卒中的发生危险随着吸烟数量的增加而上升。已经证明吸烟是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戒烟应作为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后护理的一部分。

       3.血脂

       他汀类调脂对降低一些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有效,所以应对颈动脉病变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评估和治疗。

       4.大量饮酒

       大量饮酒会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应尽量避免。

       5.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围手术期卒中、术后长期的卒中发生率以及术中或术后冠脉事件的发生率。术前服用阿司匹林非CEA手术禁忌。

       (四)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心肺肾肝脏及凝血功能。

       2.口服华法林者术前3天改用静脉肝素滴入。

       3.口服氯吡咯雷至少停用5~7天。手术当日停用阿司匹林。

       4.术前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左右。

       (五)术后并发症处理

       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肌梗塞和死亡。术后并发症有颅神经损伤、伤口血肿、高血压、低血压、高灌注综合征、脑出血、癫痫以及复发性狭窄。这些并发症中,只有颅神经损伤和复发性狭窄与术后早期护理无直接关系。

       1.伤口血肿

       术后伤口血肿是相对常见的一个并发症。伤口血肿一般相对较小,几乎很少引起不适。大的血肿或有扩散倾向的需要紧急处理。如气道未发生阻塞,则应在手术室对患者进行紧急血肿清理操作。如气道被血肿堵塞,则应该尽快打开伤口,清理血肿。在内膜剥脱术后关闭切口时进行细致的止血,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2.高血压

       高血压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一个很重要的并发症。血压控制不良会增加一些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危险,如颈部血肿和高灌注综合征。

       术前高血压是出现术后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大约有21%的血压正常患者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压都会升高,且最多的是在术后48小时内出现。大约73.5%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血压都是不稳定的,这往往只是短暂的,血压持续升高者很少见。但是要注意,接受双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容易出现一种“压力反射衰竭综合征”(即压力感受器反射受损,患者表现为血压波动明显,对可乐定高度敏感),甚至在接受一侧手术后也会出现。

       3.术后低血压

       大约5%的患者会出现术后低血压,补液或输注低剂量的肾上腺素效果较好,通常都能在24-48小时内恢复。对术后显著低血压的患者应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以排除心肌梗死。

       4.高灌注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高灌注综合征出现在有严重狭窄和长期低灌注导致脑瘫或脑自动调节功能受损的患者。

       5.脑出血

       脑出血是继发于高灌注综合征的一个很严重的并发症。内膜剥脱术后出现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颈动脉狭窄病变严重、侧枝循环差以及血管造影图上显示大脑中动脉区域流速慢。

       对于有出现高灌注综合征危险的患者进行严格的血压控制,可以避免或限制高灌注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6.癫痫发作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癫痫一般不常见。术后脑梗塞或脑出血的情况下出现癫痫是归因于高灌注综合征及处于高血压脑病的早期阶段。由高灌注综合征导致的脑水肿是癫痫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