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酒渣鼻的临床特征及分型

发表于:2016年01月12日 访问人数:7409人

       酒渣鼻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长期以来认为,其好发于诸如凯尔特人等特定人群。许多国家或地区缺乏确切的发病率数据。在美国,酒渣鼻患者占皮肤科门诊量的1%以上。

1 临床特征及分型

1.1酒渣鼻:

       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鼻、面颊、下颌、前额和眉间是最常受累的区域。耳后、胸前V形区、颈、后背和头皮有时亦可累及。Plewig和Kigman根据其临床特征将其分为3期。1期主要表现为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红斑,最终可发展为毛细血管扩张;2期表现为持久性红斑、大量的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性丘疹和脓疱;3期只发生于少部分患者,表现为较大的炎症性结节,疖肿样浸润和组织增生。美国国立酒渣鼻专家委员会发布酒渣鼻的标准分级。其中提到酒渣鼻的原发性特征,包括面红(暂时性红斑)、持久性红斑、丘疹、脓疱和毛细血管扩张。Crawford等⋯认为,面部**区持续3个月以上的持久性红斑是酒渣鼻最重要的临床特征。毛细血管扩张是酒渣鼻常见的临床特征,但不是诊断酒渣鼻的必要条件。面部**区存在以上临床特征的一项或多项,支持酒渣鼻的诊断。继发性特征包括灼刺感、斑片、皮肤干燥、水肿、眼部受累、周围区域受累和增生性鼻赘样损害。继发性特征可以与一项或多项原发特征并存,尽管一些患者可以仅表现为继发性特征。

       2005年美国国立酒渣鼻专家委员会发布一项酒渣鼻分级指南⋯,该指南便于临床医生评估酒渣鼻的严重程度。其中将酒渣鼻分为4种亚型。

       ①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患者有面红的病史,表现为面部**持久的红斑。红斑通常超过10分钟,此与一般人群遇热、运动后或情绪激动后出现的暂时性红斑不同。此外,耳、颈或前胸亦可受累,一般不累及眼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较为常见,但并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患者对外用制剂的耐受力较低,通常有刺痛和烧灼感。外用制剂可能加重这些症状。患者通常自述日晒、外用化妆品和药物后有瘙痒感。对于瘙痒为突出症状的患者,可行斑贴试验。

       ②丘疹脓疱型:表现为面部**的持久性红斑伴随丘疹或脓疱。眼周皮肤通常不累及,与邻近皮肤的明显潮红形成鲜明对比。但有文献提及口周、鼻周和眼周等区域亦可累及。患者多为中年女性,一般有面部潮红的病史,但远较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患者轻微,通常无鳞屑和皮肤粗糙感。有时可以表现为长达数天的轻微水肿。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前额、眉间、上眼睑、鼻和面颊的较硬的非凹陷性水肿。

       ③赘生型:常继发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或与之并发。扩张的毛囊内含有蠕形螨和角蛋白。尽管肥大性酒渣鼻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赘生型酒渣鼻亦可发生于下颌、前额、耳和眼睑等处。鼻尖和鼻翼由于广泛的炎症浸润、结缔组织和皮脂腺增生肥大、纤维化等原因,常表现为较大的结节状、叶状隆起斑块,即鼻赘。

       ④眼型:在酒渣鼻患者中的比例为3%一58%,然而其发病率町能被低估。20%以上的患者眼部症状可能先于皮肤表现。但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首先表现为其余部位的皮损。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干燥感、灼热、刺痛、瘙痒、光敏和视物模糊等。睑炎和结膜炎是眼型酒渣鼻最常见的表现。其余眼部体征包括结膜和眼睑区域的毛细血管扩张,眼睑部的鳞屑和结痂,表皮损伤、角膜浸润和溃疡及血管增生。酒渣鼻性角膜炎预后较差,可能导致角膜混浊、瘢痕形成和失明。患者亦常并发脂溢性皮炎。尽管眼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面部酒渣鼻的严重度并不一致,但眼部酒渣鼻的严重度与明显的面红发生倾向彼此相关。

1.2变异型:

       肉芽肿型酒渣鼻:以质硬的棕褐色丘疹或结节为特征,主要发生于面颊和下眼睑等部位。部分患者可有面部以外的皮损。其病程较长,尽管肉芽肿型酒渣鼻和典型酒渣鼻有共同的临床特征,但其他酒渣鼻的症状并不是诊断该型的必要条件。爆发型酒渣鼻:有学者认为是酒渣鼻的一种特殊变型。该病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表现为突发的丘疹、脓疱、较大的结节、深部脓肿和融合性的窦道。下颌、面颊和前额为好发部位。严重的病例,整个面部均可受累。该病起初可仅表现为轻度的酒渣鼻。

(摘自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第1期,作者:马一平,林麟。)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