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起搏器控制疾病的原理
脑起搏器使用两种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外科器具,将电子刺激精确地传送至脑部两边的目标区域。持续刺激这些区域可抑制造成运动功能失常症状之讯号的传导,许多患者因而得以改善对身体动作的控制。 脑起搏器控制帕金森病症状是藉由电子刺激脑部目标区域——也就是丘脑下核(STN)或苍白球间 (GPi) 等控制运动与肌肉功能的区域。以手术将附有微小电极之导线植入脑内,并由位于皮下之延长线连接至植于锁骨附近之神经刺激器。电子刺激的状况可依个人需要调整,属于一种非侵入性的调整方式。
脑起博器系统可由具有立体定位技术之中枢神经系统专科医师负责移植受术的进行。神经外科医师利用立体定位架以及如核磁共振显影 (MRI) 或计算机断层扫瞄 (CT) 等之显影技术来扫瞄脑部并定位目标区域。导线由头骨的小孔穿入并植于深脑的目标部位。
在进行导线植入手术之前,须先将患者的头皮麻醉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此时患者的意识仍然清楚,因此医师与运动性疾病专家得以测试刺激以取得帕金森病症状的最大抑制效果与最低的副作用。
为确保导线植于最适当位置,患者必须在此阶段保持清醒,因为:
患者必须展示症状被抑制的效果(与人握手而不会出现颤抖现象或快速地同时拍打姆指与食指),患者须向医师报告任何副作用的情形,以及麻醉可能会暂时性地抑制了症状。
如果患者的帕金森病症状在测试刺激时有被抑制的现象,医师便可将神经刺激器与延长线植入。医师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施以镇静剂。然后将延长线穿过头皮下方,经由颈部与肩牓与神经刺激器的导线相连。最后在锁骨附近切一小开口并将神经刺激器植入皮下。
↑↑↑王学廉教授为患者安装脑起搏器
1.帕金森。尤其是原发性、服用左旋多巴(美多巴)有良好的疗效,但之后出现开关现象;生活已不能自理;以后的复查中愿意并能够合作的帕金森患者。
2.物质依赖。对药物(毒品)依赖和酒精依赖有很好的效果,比起传统的毁损术更为安全。
3.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改善肌张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人体态。
4.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时期抽动症通过药物和自身控制治愈是有一定可能性的,然而成年人患抽动秽语综合征通过药物治愈的可能就很小了,脑起搏器控制该病症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