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是一种富含植物蛋白质的作物。黄大豆,通称黄豆,即大豆的一种,作为广为普及的粮食作物,民间流传这么几种说法:
1. 黄豆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黄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作物,常用于各种豆制品、豆油、酿造酱油等食物的制备,同时也是蛋白质提取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市售栽培大豆的粗蛋白质含量可高达42.62%[1],通过检测发现,大豆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然而,虽然大豆蛋白质含量丰富,但对于补充人体蛋白质方面,黄豆的营养价值仍然要比鸡蛋稍逊一筹。
2. 黄豆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黄豆除含大量蛋白质外,还含有脂肪酸、矿物质以及大豆异黄酮等多种物质。
大豆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 ~90%,其中亚油酸占绝大部分。亚油酸作为不饱和的必需脂肪酸,对心血管有重要保护作用。研究发现[2],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磷脂中亚油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缺乏,因此补充饮食中的亚油酸含量,可能对扩张型心肌病的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黄豆中含有Ca、Mg、Fe、Zn、Cu等多种微量元素,研究表明[3、4],补充Cu、Fe、Mg等微量元素可以降低血管阻力,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天然大豆富含大豆异黄酮,在生物体内发挥弱的雌激素活性,因此可改善雌激素撤离后的血脂代谢,从而产生冠心病的防治作用;血管平滑肌上有雌激素受体,植物雌激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从而参与血管损伤的保护机制。许多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如心脏病和癌症都与过度的分子氧化有关。研究表明,异黄酮可以阻断体内过氧化物对血管平滑肌DNA的氧化损伤[5]。
3. 黄豆多食易胃肠胀气。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认识到黄豆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尤其对于心血管疾病而言,似乎是不错的保健食材。然而有人说,黄豆吃多了,容易腹胀,这也是真的么?
《本草纲目》中提及黄豆:"多食壅气、生痰、动嗽”,针对于此,黄宫绣《本草求真》中有较精到的论述:"凡物生则疏泄,熟则壅滞,大豆其味虽甘,其性虽温,然生则水气未泄,服之多有疏泄之害,故豆须分生熟,而治则有补泻之别耳。用补则须假以炒熟,然必少食则宜,若使多服不节,则必见有生痰壅气动嗽之弊矣。”所以,黄豆不可多吃,也应注意其食用方法。
【饮食推荐】大麦玉米黄豆饭
煎煮要点:可先将黄豆用热水泡4小时以上,再换水烹煮。这样可以将黄豆中容易产生气体的棉籽糖族糖类溶解出来,以免造成肚子胀气[6]。
[1]王旻,梁玉,王欣欣,张莉,汪东风. 即墨野生大豆主要成分及其营养价值分析[J]. 大豆科学,2013,03:355-360.
[2]朱宁,WilliamE.Connor,GaryY.Ott. 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中脂肪酸含量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01:12-14.
[3]董顺福,朱志国. 速效救心丸中Ca,Mg,Fe,Cu,Zn的测定及Ca/Mg,Cu/Zn比值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03:478-479.
[4] PAN Fan(潘 ).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5,12(2):58.
[5]MizutaniK, IkedaK,Nishikata T, et a1. Phytoestrogens attenuate oxidative DNAdamage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from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 rats[J]. JHypertension, 2000, 18(12): 1833-1840.
[6]崔贵金,刘孝沾,卞科,陈培啸. 豆类中胀气现象的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2012,21:79-82
---------------------------------------------------------------------
丁春华大夫已调任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721医院)心脏医学部主任.
请挂:周一下午、周四上午"心律失常门诊",因北京挂号不能显示专家姓名.
网上挂号:http://www.bjguahao.gov.cn/dpt/appoint/132-200001327.htm
微信挂号:搜索并关注“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公众微信号。
地址:北京海淀区玉泉路15号,邮编 100049. 电话:010-59971314.
执业经历:
擅 长:
1.危重、疑难心脏病、心血管病诊治;2.心律失常(心跳过快或过慢、不齐、早搏、间歇、传导阻滞,包括预激综合征、室上速、室速、房速、房扑、房颤、房早、室早、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和晕厥(头晕、晕倒)的诊治;3.导管消融、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手术。
丁春华,男,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心脏中心归国专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主任。
心律失常专业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心律》杂志编委,美国心律协会会员、美国华裔心脏协会会员、北美华人生物医药协会会员、美国《循环》、美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杂志审稿人。
中国临床心电学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电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保健协会理事等。
1994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8年硕士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导师黄德嘉、姜建教授,掌握心导管操作和心电生理研究技术。2004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导师黄体钢教授。
1998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科工作,开展介入手术。
2000年: 赴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亚利桑那州心脏病医院学习电生理和心导管操作。
2005-2010: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心脏科,任心脏电生理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1)在临床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介入手术方面,师从于UCSF心脏科主任兼电生理室主任 Jeffrey Olgin 教授和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手术创始人Melvin Scheinman 教授。
(2)在心律失常研究方面,建立心脏生理实验室,包括心脏电生理光学标测系统、膜片钳和微电极等记录系统,研究范围涉及心律失常的细胞和基因治疗、抗纤维化对心律失常的影响、干细胞治疗与心律失常、缝隙连接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与心律失常等方面。已有多篇文章和专著发表。
2010年: 回国创建并担任广东省中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心脏电生理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心血管内科研究员。
2016年: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 心脏医学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