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男,49岁。头痛。言语不畅。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贺晓生教授为患者进行了诊治。
头颅CT:左额低密度占位,占位效应明显。
头颅MRI:左额长T1、长T2信号,占位效应明显,同侧脑室受压,不均匀强化。
诊断:左额胶质瘤
手术:开颅左额肿瘤切除
术中情况:瘤体部分囊性变,囊液淡黄色,瘤壁不均匀厚,有实质性结节。全部切除。
术后情况:恢复良好,言语较术前好转,肢体感觉运动正常。
术后病理:脑胶质瘤,WHO 2级
术后影像复查:瘤体全切。
出院时情况:良好。
分析: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多成年期发病。可位于幕上脑叶、胼胝体、基底节丘脑、脑室内、小脑、以及脑干等部位。胶质瘤与周围正常脑组织边界不清,因而手术难以全切除。手术风险取决于瘤体部位以及切除程度。一般讲,在重要功能区,可部分切除肿瘤,不能过多切除而损伤周围重要脑结构。尤其是脑干肿瘤,对于内生性脑干胶质瘤,毋宁放弃手术而选择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也不能冒大之风险强取瘤体,造成中枢性呼吸和循环障碍,殃及生命。
近年来,由于手术设备和技术的改良,如术中唤醒手术、术中瘤体荧光染色标示、神经电生理监测得等,胶质瘤良好切除在逐渐实现。
手术是脑胶质瘤的首选方式,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大大提高了此类颅内恶性肿瘤的存活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X刀),分割适形放射治疗,BCNU静脉化疗,替莫唑胺口服药物治疗等已在广发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根据肿瘤标志物而研发的基因水平上的靶向治疗,在逐渐探索尝试,将为脑胶质瘤的更彻底的治疗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