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呢?
腔隙性梗塞:是血管急性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形成直径<1.5-2cm病灶。临床上有特征性症状、体征。依据病变的部位不同,风险也不同。有时很小的一个病灶,却是大血管病变引起,所以,临床上有着小中风大问题的说法。这种“腔隙性脑梗塞,同急性脑梗塞一样,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这种人预防脑梗塞的方法与患过脑梗塞的人一样,需要长期服药预防,属于脑梗塞的二级预防。
如果没有特征性症状、体征,仅仅CT、核磁共振发现脑的深部的腔隙性病灶,这种病人往往属于小血管病或其它原因引起。与血管急性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无关。这种人预防脑梗塞的方法与未患过脑梗塞的普通人相同,属于一级预防,不一定长期服药。
2、CT、核磁共振诊断腔梗的误区
误区一:把“血管周围间隙”误认为腔梗。血管周围间隙为正常解剖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免疫功能。与年龄、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其他某些疾病有关。也可能为先天性变异。无需治疗且不会消失。误区二:把脑白质点状的脱髓鞘病灶误认为腔梗。误区三:把外伤造成的轴突损伤灶误认为腔梗。
磁共振检查可以鉴别以上三个误区。知识、经验、良心是诊断的关键。即使磁共振诊断了“腔隙性脑梗塞”,如果没有特征性症状、体征,仍然不能诊断:腔隙性脑梗塞
3、如何自我识别腔隙性脑梗死呢?
关键是有无以下中风事件,1)突然肢体无力,语言不能;2)突然肢体、或面部麻木;3)突然走路不稳;4)突然肢体无力并麻木;5)突然肢体笨拙。有以上一种情况,加上CT、核磁共振的表现即可确诊。极少数病人没有中风事件,但影像上会有栓塞,或分水岭梗塞表现。一过性眩晕、头痛、头昏 耳鸣、脑鸣多不是腔隙性脑梗塞的表现。
4、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
急性期,抓住黄金3小时,时间就是大脑,尽可能到有溶栓条件的医院治疗。恢复期:1、改善生活方式2、管理好血压、血脂、血糖。3、长期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栓药。
对于没有中风事件,仅有影像改变的患者,应进行中风风险筛查、中风险评估,如10年卒中风险>10%要服抗栓药。
神经内科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神经科床位咨询电话:86487265
神经内科微信:18674065062陈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