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小肠气”治疗的三大误区

发表于:2015年07月10日 访问人数:11231人

       “小肠气”的医学名称叫“疝”。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身体虚弱或健康者均有发生的可能,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新发生的疝病人就有200到300万。

       成年人的疝是无自愈可能的,因此从治疗上手术是治愈疝的唯一方法,但在接触患者和家属时,还是发现大家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有必要进行纠正。

误区一:小肠气是小病,早治晚治甚至不治都没关系

       外科医生的建议是尽早治疗。为什么呢?看看疝发展的结果和并发症便知。

       第一,疝只会越来越大,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或缩小,大的结果不仅影响生活,也影响治疗。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疝好比衣服上的洞,不补只会越来越大,而且越大越难补。我们曾碰到过不少病人,由于畏惧手术,腹股沟疝直到进入阴囊如皮球大小严重影响生活才来手术,原本不复杂的情况变成了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

       第二,疝不及时治疗,还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某次咳嗽、屏大便等用力原因使过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引起剧烈疼痛,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所以说,小肠气绝对不能说是小病,它是放在患者身上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

误区二:不开刀能治好小肠气

       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介绍不开刀治疗疝的小广告,比如疝托、脐贴、中药、打针等等。这些手段真的能治好小肠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说不开刀能治好是利用了人们害怕开刀的心理。疝托、疝带是把一个硬物堵在疝的出口上,并不能真正地补洞,临床上只是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一个补充治疗,带过疝带的病人都知道那东西压在身上不舒服,而且时间长了局部组织受压变薄,最终疝还是会从旁边出来。还有个别患者因为佩戴不合理导致疝托直接压在肠管上造成肠管粘连,给手术添了不少麻烦。

       脐贴、中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疝的发展,但也不能从根本上堵住缺损。最可怕的还是打针注射硬化剂,堵不住洞不说,还有很大的危害,硬化剂打在肠管上会导致肠坏死穿孔、打坏了精索会引起睾丸萎缩影响生育,全国每年都有由于硬化剂治疗而造成严重并发症的报道,我们也经常碰到因为惧怕手术而花了几千块冤枉钱打针无效而最终来手术的患者。因此,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特别指出要禁用硬化剂治疗,疝治疗的根本方法是手术。

误区三:老年患者不适合手术

       老年人是疝的高发人群,而且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年纪越大手术风险越大,就越害怕做手术,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多数疝的手术,尤其是最常见的腹股沟疝手术,在外科范畴是一个小手术,只要没有严重的全身疾病,绝大多数是能够耐受手术的,我们在临床上也为一些九旬高龄的患者做过手术。

       因此对于老年人关键是要做好术前评估和手术前后的处理。现在大家寿命长了,也希望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身上留着疝气回避手术绝对是影响生活品质的。

       目前手术技术和医学材料都有了很快的发展,我们所做的疝修补手术是用补片进行的无张力修补手术,好比是我们补衣服打个“补丁”一样。疗效也十分肯定,复发率低于1%,是过去有张力手术的十分之一,并发症发生率也很低。因此大家应该抛弃以上的误解,对疝的手术治疗充满信心,让小肠气不再成为影响你生活的累赘。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微医提供平台支持 Copyright 2011-2017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347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83020001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