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是药三分毒”。肾脏作为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则更易受到药物的影响。由于目前药物种类繁多,加之药物滥用问题严重,药物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日益增多。药物作为我们治疗疾病的有利武器,如何安全有效的利用它,同时又能最大程度保护好肾脏,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肾脏损害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大类:
1.抗菌素类药物
(1)氨基糖苷类:肾毒性较大的药物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
(2)青霉素类:近年发现多种半合成青霉素均可诱发肾脏损害,以β内酰胺类最常见。
(3)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噻啶、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在大剂量使用时可直接损害肾脏。
(4)磺胺类药物:可在肾小管析出结晶阻塞肾小管诱发肾脏损害。
(5)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易引起肾脏损害。
(6)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可导致近曲和远曲小管坏死引发肾脏损害。
(7)多粘菌素:可导致近曲肾小管坏死引发肾脏损害。
氨基糖苷类抗菌素、磺胺药、多粘菌素、二性霉素B及万古霉素作为某些特殊致病菌感染必须选用的抗生素,都有较大的肾毒性作用,尤其合并有肾脏疾病患者,如必须使用时,应酌情减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并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长时间用药;②避免与肾毒性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合用;③避免与强利尿剂合用,防止循环血容量不足,加重抗菌素的肾毒性作用;④注意监测肾功能,定时检查尿液,早期发现药物性肾损害。
2.解热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
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保泰松、消炎痛、西乐葆、扶他林等。此类药物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病变、偏头痛、痛经等慢性疾病中应用广泛,许多患者长期服用。此类药物长期大剂量服用易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乳头坏死,因此日常生活中不要滥用止痛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心应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尿常规。
3.造影剂
含碘的造影剂广泛应用于冠脉造影、静脉肾盂造影、血管造影和增强CT扫描等检查中。造影剂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或脱水的病人。因此为避免造影剂的肾损害应尽量减少造影检查,如有指征必须行造影检查时,应在造影前全面评估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选用等渗或低渗的造影剂,尽量减小剂量,并在造影前后水化碱化尿液并监测肾功能。
4.抗肿瘤药物
肿瘤的发病率现在日益增高,接受化疗的患者也相应增多。包括顺铂、卡铂、氨甲蝶呤、环磷酰胺等在内的许多抗肿瘤药物也会造成肾损害。因此在化疗前后也要注意监测肾功能,一旦发生肾损害立即停用或减量。
5.中草药
许多人认为中草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其实有些中草药因服用超量或在禁忌情况下应用,也可对肝、肾及消化道等脏器产生损害。如雷公藤作为免疫抑制剂,关木通作为利尿药,益母草作为活血止血药,常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若过量应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关木通,广防己,雷公藤,马钱子,蓖麻籽,鸦胆子,朱砂,山慈菇,雄黄等通过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造成肾损害,而蛇毒,独活,皂荚,海马,蜈蚣,水蛭,葛根素等通过严重溶血的间接作用导致肾损害。
那么对于药物性肾损害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首先是预防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应密切注意有无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出现,并定期检查肾功能。
药物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及漏诊。当出现原因不明的肾损害时,应警惕发生药物性肾损害的可能。因此要识别药物性肾损害的高危患者。目前公认的药物性肾损害的易感人群包括:既往存在慢性肾脏病或肾功能不全者;肾血流量不足或血流灌注不良者(见于过度利尿,脱水,心衰或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类降压药,解热镇痛药,孤立肾,双侧肾动脉狭窄等);高龄患者;因复杂或慢性疾病同时联用多种药物者(常见于大手术,器官移植剂重症监护室内患者)。
对于已经出现肾损害的患者,应马上停用可疑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应多喝水,以加快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但表现为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则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容量负荷。
对于表现为急性过敏性间质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联用免疫抑制剂。还可选用肾小管上皮细胞保护药物。对于表现为严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必要时可采取透析疗法,透析还有助于药物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