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经常碰到这样的人,在诊区里走来走去,左右观望,等没人了才凑上来,小声说:“大夫我几天前有过高危。”此时我一般是把门关上,仔细问诊。叙述过程患者一般是声音很低,有负罪感,自我埋怨,担心自己得性病艾滋病,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你看身上这个疙瘩是不是艾滋病?腹泻和艾滋病有没有关系?我这是不是毛斑舌?我龟头上的小疙瘩是不是尖锐湿疣?这一个小水泡是不是生殖器疱疹?等等很多,这种人一般是看过好多医院,再就是在网上查阅了海量资料,每个大夫一般会看两三次。很多人检查没有任何异常,只是过分的放大了以往忽略的细节,或者是情绪紧张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出现了一些不典型症状,这种病就是传说中的“性病恐怖症”,包括艾滋病恐惧症、尖锐湿疣恐惧症及梅毒恐惧症等。
性病恐惧症患者一般都有一定文化知识,在网络或者书籍上了解过一些性病的知识,但因为并非专业医生,加上情绪紧张,牵强地将自己的症状与自己认定的性病对号入座,进而产生一系列新的症状群,甚至不相信医院检测结果,反复就诊,身心俱疲。
事实上,在临床实际中,在性病恐怖症病人中常同时伴有性病疑病症和性病强迫症。前者是患者对自身生殖器的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怀疑患上了性病,这种怀疑与实际状况并不符合,医生对生殖系统客观检查和解释,无法消除患者固有的成见;后者是明知不必要过多担忧和考虑性病对自己的影响,但无法摆脱这种观念、情绪和行为。上述情况既可独立存在,也可合并或交叉出现。这些患者大多可以出现紧张、焦虑、多疑、抑郁、恐怖、失眠、食欲差、强迫、性功能异常、多种躯体不适等表现,在性病防治的临床工作中,一般诊断为性病恐怖症,不再另立性病疑病症或性病强迫症。
在中国各地的性病临床工作中,均能遇到性病恐怖症的患者,但还没有有关的系统报道。据散在的报告,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20~45岁为最多,多数患者有过婚外性接触史或曾得过性病,绝大多数患者缺乏性病知识。高度害怕并担忧自己患了性病,尽管经体检、化验已确实说明治愈或从未得过性病,但患者仍坚信自己的意见,怀疑医生医术、化验设备差、技术操作不当、检查结果有误,并不断更换医生和医院就诊。病人诉说的症状分散而多样化,把其他部位的不适感与性病联系起来,对生殖器部位极其细微的变化有很细致的观察能力,对原本是正常的表现认为是病变的表现。病人在叙述病史时滔滔不绝,非常详细地为医生提供他认为患性病的证据,他们认为病情严重,忧心忡忡,有的还怀疑配偶或子女也染上性病,因而忏悔不已,如负重罪。
多数病人可出现紧张、惊慌或焦虑不安的情绪,诉说有尿道“分泌物”,有不适感、烧灼感,下肢或会阴部坠胀不适,出现性欲减退、阳痿、遗精、早泄、月经不调及腰酸背痛等症状,同时还可出现头昏、乏力、心悸、食欲差、多梦、失眠或夜惊等症状,但生殖泌尿系统及全身检查均无阳性体征发现。
医生应该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研究病史资料和做认真细致的检查,在充分了解情况并取得病人信任合作之后,用科学而通俗的语言向病人做解释和说服,甚至是保证。必要时可以再次重复有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消除病人的疑虑。鼓励病人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适当参加文体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尽可能争取家属的关心和支持。病人出现惊恐、焦虑、不安等症状时,可适当使用抗焦虑药,如安定、舒乐安定、利眠宁和安他乐,如出现抑郁可用阿米替林和多虑平等药物。对一些全身不适的症状,可对症处理。
避免性病恐惧症的最好方法是到医院给专业医生检查,结合血液检查可以很好的排除性病,同时避免上网检索该类疾病,也可以多了解一些性病的鉴别诊断,如免疫性疾病及药物过敏都可能有类似的症状。如果依然不能脱离恐惧可以找心理医师进行心理疏导。
如果高危行为后经过专业医生诊断没有感染性传播疾病,就不要再陷入性病恐惧之中,借此敲响警钟,把它视为上天对自己的恩赐,更加珍爱生命,反而可以成为人生中宝贵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