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癌的发病
(一)、前列腺癌的发病
前列腺癌通常是指前列腺腺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是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隐形杀手”。新诊断前列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
在全世界,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在中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但是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已跃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五位。
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用于前列腺癌普查、积极预防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整体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新近的数据显示自1991年以来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病例数每年以17.9%递减;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5年生存率近100%,远处转移病人5年存活率为33.5%;1983~1985年间前列腺癌病人5年总体生存率为75%,而1995~2000年间提高到99%。
(二)、前列腺癌的病因
然而,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其中一些已经被公认。年龄是最明显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癌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是遗传,如果一个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两个或两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增至5~11倍;而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比无家族史的患病年龄要提早6~7年。
外源性因素会影响从潜伏型前列腺癌(无症状)到临床型前列腺癌(有症状)的进程。这些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动物脂肪饮食、红色肉类的消耗量、肥胖、吸烟量、白酒饮用量和低植物摄入量等。大豆及豆制品、绿茶、番茄、红葡萄酒等有可能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前列腺癌与机体内维生素E、维生素D、胡萝卜素、硒等水平低下关系密切,而与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镁、锌、铁、铜等无相关性。这些危险因素并不能确定为存在因果关系的病因。不过,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在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上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前列腺癌发病同时还可能和性活动和职业等社会因素有关。性活动方面:首次遗精年龄越小,危险性越大;有手淫习惯者危险性较高;再婚者危险性最高;性传播疾病,尤其是淋病,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危险性2~3倍;等等。性行为活跃者,体内有较高的睾酮水平,或许促进了前列腺癌的发展。职业方面,如农民和接触镉职业的工人等,患前列腺癌的机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