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第二大致死疾病。我国每年脑血管病新发病例有250万人,其中脑梗塞患者约占60%--80%。在发生脑血管病的患者中,非常容易再次或多次发病,有四分之三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到4成,这给很多患者和家庭在心理上和经济上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一、脑梗塞危险因素预防和干预
脑梗塞发病后应尽早明确致病因素,早期积极干预,即脑梗塞二级预防,以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寻找并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在中青年(<50 岁)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卒中家族史、低出生体重等,这些是不可干预的,然而以下的危险因素却是可控的,也是医生和病人需要重点干预的:1.血压:高血压,或降压过度;2.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房颤等;3.糖尿病;4.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5.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硬化;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7.肥胖/超重;8.吸烟;9.饮酒;10.缺乏体育活动,生活不规律、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11.饮食营养不合理:脂肪、胆固醇和盐的过多摄入;12.精神情绪不稳:尤其是暴怒或长期抑郁焦虑;13.口服避孕药;14.促凝危险因素(或称高凝状态)等。
除上述危险因素的控制干预外,对于已经发生脑梗塞的患者,即脑梗塞的二级预防方面,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和他汀类降脂药物。严重的颅内外血管狭窄还需进一步血管内造影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脑梗塞的并发症
由于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症,引起的功能障碍往往复杂多变,且病人多为中老年人,会有很多并发症发生,较为常见的有肺部感染、吞咽困难、应激性溃疡、癫痫发作、关节挛缩、尿路感染和尿失禁、肾功能不全、褥疮、卒中后精神情绪障碍、痴呆等等。
因此,脑梗塞及其并发症的干预往往会长期而复杂,需要脑血管病专科医师、专业护理人员、康复医学科及相关科室共同联合诊治,并需要患者及患者家属密切配合,才能使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